官宣!深中通道“通行指南”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4-06-27 来源:中山+

视频制作/刘建满

6月27日,深中通道通气会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举行,针对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运营时间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通气会现场。记者 何淼 摄

>>>关于运营<<<

关注焦点一:什么时候开通?
6月30日上午举行通车仪式,下午3点通车试运营。

关注焦点二:什么车辆通行受限?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时段禁行

深圳、中山市交警部门已分别于6月22日、6月24日正式通告,深中通道将实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时段禁行。

四类及以上货车临时交通管制

在深中通道试运营期间,对四类及以上货车(根据《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JT/T 489—2019)标准:总轴数(含悬浮轴) 为4轴及以上货车,含所有大件运输车辆)采取禁止通行的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期间,将组织专业单位就此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情况适时调整相关管制措施。

>>>关于收费<<<

视频制作/刘建满

全线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

深中通道全线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66元/标准车次。
>东人工岛(起点)至西人工岛的收费标准为37元/标准车次;
>西人工岛至万顷沙枢纽互通的收费标准为23元/标准车次;
>万顷沙枢纽互通至横门互通(终点)的收费标准为6元/标准车次;
>1~4类客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1.5、2、3,其中,3类客车、4类客车收费系数按前述系数的60%执行;
>1~6类货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1、2.1、3.16、3.75、3.86、4.09;
>专项作业车的收费标准参照货车执行。

>>>关于跨市公交<<<

6月30日下午3点,深中跨市公交同步开通“博览中心—前海湾地铁站”和“翠亨新区—前海湾地铁站”两条跨市公交线路。

其中,“博览中心—前海湾”线路全程距离为60公里(高速里程50公里),预计行程60分钟

该线路共投放14辆纯电动公交车,预计发车密度平均15—20分钟一班每天56班次,即来回112趟次。这一线路将连接中山博览中心和深圳前海湾地铁站,为市民提供快速、舒适的出行体验。

“翠亨新区人才港—前海湾”线路全程距离为45公里(高速里程34公里),预计行程45分钟。该线路共投放10辆纯电动公交车,预计发车密度同样为平均15—20分钟一班每天36班次,即来回72趟次。

这一线路将连接中山翠亨新区人才港和深圳前海湾地铁站,为两地人才交流和经济合作提供便利。

旅客购票,可通过线上和线下购票,其中市民可在线上通过“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和“深巴出行”小程序进行购票线下支持人工窗口及车上投币方式

>>>关于深中穿梭巴士<<<

除深中跨市公交外,深中穿梭巴士也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开通16条接驳线路将连通各镇街,方便市民、游客往返集散中心进行换乘。

在试运营期间,深中穿梭巴士将实施优惠票价,由深中通道旅游集散中心(中山翠亨东)至深圳机场原价为50元优惠价为29.9元

>>>关于周边路网融入<<<

作为连接珠江口两岸的全新跨海捷径,深中通道东连广深沿江高速、机荷高速和广深高速西连中开高速、广澳高速和中山东部外环高速,并与南中高速(在建)、南沙港快线相接

与此同时,黄茅海跨海通道今年年底也将建成通车。这两座超级工程与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珠江黄埔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加速度成型。

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相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必将加速。

深中通道通车后,自深圳侧向西行,西岸第一个出口为翠亨东出口,可前往中山翠亨新区,由主线直行通过中开高速可去往中山、江门及粤西的阳江、茂名、湛江等城市,经中开高速转入中山东部外环和广澳高速后,可去往广州、佛山、珠海、澳门等城市。

自中山侧向东行,经深中大桥、海底隧道后,在隧道内水下互通设第一个高接高匝道,驶出后接入广深沿江高速,可前往东莞虎门和深圳前海、香港方向;自主线隧道直行驶出海底隧道后,第一个收费站出口驶出,可前往深圳机场与深圳宝安区;自主线直行,接入机荷高速,可前往深圳市区和龙岗区、惠州等;前行后可高接高转入广深高速,前往深圳市区或东莞。

据了解,南沙正加快推进南中高速建设,计划年内建成通车。南中高速通车之后,东、西行车辆经深中通道、南中高速抵达中山市区和江门等地,经南中高速转入南沙港快线后可抵达广州的南沙、番禺和市区。

南中高速服务区规划建设为融合交通、旅游、休闲、商务功能的门户型服务区。预计南中高速通车后,南沙前往深圳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左右。

>>>关于安全通行提醒<<<

全线不停车

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海底隧道内没有设应急车道,广大司乘行车时应做到安全驾驶,防止超速行驶,全线非紧急情况不允许停车。

西人工岛不开放社会车辆出入

后续,管理方将借鉴类似工程运营管理经验,研究预约上岛参观交通管控方案以及相关的开发计划。

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多项跨海集群工程于一身,通行条件、环境较为复杂,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驾驶,特别是途经长下坡、隧道路段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距离,确保通行安全。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