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上线两周年,帮助400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中山+

6月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迎来上线两周年。

两年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媒社会责任和担当,发挥媒体专业优势帮扶困难群体。

为南朗8岁脑瘫儿童送去轮椅、拉动爱心人士为贵州脑出血少女捐款、捐赠电视机给神湾6位老人、为港口13户困难家庭安装路灯……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持续上演,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已成为博爱善举集结地。

截至目前,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已帮助中山400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暖心故事

有了这张轮椅
8岁脑瘫儿童出行方便了

童童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有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可是,她几乎站不稳,无法正常走路,身体纤细得像棵营养不良的小树,看着让人心疼。

志愿者一行来到童童家里。(资料图片)记者 袁婵 摄

童童妈妈介绍,童童是肢体和智力双重残疾儿童,出生六个月时被医院确诊为脑瘫。因脑瘫带来的不可逆伤害,童童至今无法完全正常行走,且智力停留在两岁水平,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这几年来,童童妈妈倾注全部精力照顾童童,一边在康复机构上课,一边在南朗街道社区康园中心做康复。随着童童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化,她在照顾和陪伴童童出行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今年5月下旬,童童妈妈通过社工向中山+“记者帮办”平台表达了“微心愿”,希望爱心人士能捐赠一款儿童轮椅,方便童童进行社区活动和户外休闲。

这个愿望很快便实现了。今年6月8日,中山港华燃气志愿者通过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为童童捐赠了一款进口儿童轮椅,并安装好送至童童家。“谢谢你们的关心,有了这款轮椅,我带她出去做康复更加方便了。”6月28日,童童妈妈向记者分享轮椅的使用感受。

为神湾镇6位特困老人
送去爱心电视机

6月28日,神湾镇敬老院里,特困老人何叔正津津有味地在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今年2月神湾镇特困老人收到了电视机。(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今年1月,神湾镇“双百社工”在走访中发现,该镇敬老院内包括何叔在内的6名特困供养老人房间的电视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神湾镇“双百社工”联系到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替老人提出更换电视机的微心愿。2月,中山江西商会出资认领了微心愿。2月7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记者和市红十字会胡汉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共同走进神湾镇敬老院,为老人送去崭新的电视机。

如今,有了新电视机,老人生活更加丰富了。“以前电视机坏的时候,不能出门的老人都是在房间里无聊地坐着。现在有电视看,他们的生活更丰富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神湾镇“双百”社工陈君柱说。

热心人士为贵州
脑出血少女争相捐款

“谢谢你的关心,小雨(化名)回到贵州后积极做康复治疗,身体恢复得不错。目前,她妈妈已接她回家。”6月27日,陈女士在电话里介绍着侄女小雨的情况。

爱心人士为贵州突发脑出血少女捐款。(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16岁的小雨,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女孩,她的故事曾牵动中山一群热心人士的心。小雨从小被地中海贫血疾病折磨,13岁遭遇父亲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去年她突发脑出血在中山住院,1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陷入困境。

为了帮助小雨,去年7月24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发布了一篇《16岁花季突发脑出血住院少女,后续医疗费愁煞家人》的报道,推出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热心市民和商会纷纷加入这场爱心行动,争相为小雨捐款。

家住火炬高新区的卢先生看到报道后,立即联系小雨姑姑捐赠了1000元,并将新闻报道转发至微信群,呼吁其他热心人士奉献爱心。除了热心市民外,也有爱心商会为小雨伸出援手。去年8月8日下午,中山市贵州商会带队来到市人民医院向小雨捐赠2万元爱心款。通过爱心筹款及借款的方式,小雨于8日顺利出院回到家乡做康复治疗。

如今,小雨身体恢复得不错,希望她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同时,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将会继续关注这位女孩。

港口镇13户困难家庭家门前“亮了”

“门前安装了太阳能灯,省电又亮堂,晚上出门更安心了,感谢你们为我解决了实际困难。”提起去年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港口镇的泉叔很满意。

爱心企业为港口镇13户困难家庭安装太阳能灯。(资料图片)记者 袁婵 摄

2023年4月下旬,港口镇“双百社工”走访发现,辖区内13户困难群众家门前没有灯或灯已损坏,存在夜间出行安全隐患。于是,该镇“双百社工”余建贺联系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希望能帮忙链接相关资源。

经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多方联系,中山澳特浦光电有限公司捐赠了13个太阳能灯。2023年5月17日,企业安排工人帮13户家庭进行了入户安装。

如今太阳能路灯已使用1年多,不仅照亮了困难群众门前路,也温暖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心。

已助400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

2022年6月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以民生帮办为导向,认真倾听民声,通过采访报道反映民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同时,该平台在2022年12月开始探索新闻媒体在公益救助服务的新做法,积极携手各镇街社工,呼吁、带动爱心企业及市民伸出援手,为困难群众点亮“微心愿”。

为将这份温暖惠及更多中山困难群体,2023年7月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与市红十字会胡汉伟志愿服务队达成合作,每月定期开展“微心愿”活动。中山+“记者帮办”平台利用平台优势,收集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市红十字会胡汉伟志愿服务队则链接资源来帮助困难群体“圆梦”。

两年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爱心帮扶已初显成效。截至2024年6月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收到全市发来共计1000多条帮办线索,平台访问量超过242万人次,已为400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除了安装太阳能灯、举办爱心活动外,还捐赠了包括过冬棉被、自行车、轮椅、冰箱、洗衣机、学习机、电饭煲、书桌、纸尿裤、米面、零食等在内的物资数百种。

中山+“记者帮办”平台
发展时间线

● 2022年6月28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正式上线;

● 2022年12月,中山+“记者帮办”平台探索通过困难群体求助、记者走访核实、链接爱心资源的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微心愿”;

● 2023年7月,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与中山市红十字会胡汉伟志愿服务队正式合作,拟共同为困难群体定期开展“微心愿”活动;

● 2024年1月25日,中山+“记者帮办”平台与中山禁毒办正式携手开展关爱中山市涉毒困难家庭帮扶项目。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