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履职丨中山如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支招→

2024-07-02 中山+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深中通道的通车之年,也是中山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面对全力以赴拼经济的重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中山市政协委员主动担当作为,深入调查研究,聚焦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构建中山氢能业务推广应用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施等重大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协商议政职责。

市政协委员曹利晖:
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
促进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

深耕灯饰照明行业二十余载,市政协委员、古镇灯饰传媒董事长曹利晖亲眼见证了该行业从高速增长到稳步增长,再到如今调整期的转变。这期间,他时刻关注市场前沿动态,并专注于行业分析、发展趋势研究等。

市政协委员曹利晖。受访者供图

2021年至2023年间,他先后在周刊《古镇灯饰》上发表了7篇关于灯饰照明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论文,这些论文全都凝聚了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而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更是积极发挥“懂行人”优势,结合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洞察以及实地调查研究,为中山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2023年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曹利晖提交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关于推动中山照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2024年,在政协中山市委员会第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他再次聚焦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交了《关于坚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在曹利晖看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集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产业集群必须拥抱数字化转型。他特别强调,通过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创新。

因此,他建议,创建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与产品智能化的融合创新;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支持行业操作系统的发展,推动开源技术与行业应用技术有效结合。此外,依托工改和主题产业园建设,构建基于智慧物联的“园区大脑”感知系统,提升园区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吸引具备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模组/芯片服务商落户中山。

“相信中山产业经济发展一定能够乘智能化之风,破数字化之浪。”曹利晖表示,未来,他将继续聚焦灯饰照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发声,以高质量履职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郭献清:
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助力中山绿色经济腾飞

今年是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献清履职市政协委员的第三年。

市政协委员郭献清。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来自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家,郭献清带领明阳电气实现产值连年翻番,企业营收从2020年不足10亿元到2023年接近50亿元,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气装备领军企业,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不仅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路径,还密切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领域。如今,他正以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为中山市的绿色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山氢能产业发展。

2023年和2024年的中山两会期间,郭献清相继提出《关于构建中山氢能业务推广应用体系 助力“双碳”目标实施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关于加快我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重视,这些提案不仅被采纳,更被列为重点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郭献清看来,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能源,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而中山市作为广东省氢能示范应用城市群的一员,不仅享有政策上的优势,还形成了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这无疑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此,郭献清建议,中山市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氢能产业优势,加快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新一轮的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可以利用翠亨新区作为中山市双碳产业经济先行示范区的优势,率先在翠亨新区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区,推动氢能产业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同时,加快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硬件支持。此外,依托氢能龙头企业发起设立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氢能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氢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已经具备了发展氢能产业的良好基础,我们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氢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郭献清表示,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中山市产业结构由传统重化工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为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这也将成为中山新的城市名片,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入中山。”郭献清说。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

记者 王蔚然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浪微博
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