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刘万杰 视频后期:徐璇
丝竹入耳,粤韵悠扬,7月11日晚,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广东香山粤剧团承办的“龙腾伶仃洋 粤韵传香山”2024年香山之夜·粤剧文化市集首场活动在石岐文化公园拉开帷幕,不少观众闻声而来,热情相当高涨。

当晚的节目囊括了广东音乐,粤曲《花好月圆》《龙华星垂》,粤剧折子戏《扈家庄》《白鳝观景》《沙家浜之奔袭》《林冲夜奔》等。除了精彩的演出,市集现场还设置了多个摊位,既有集中展示吕文成广东音乐作品和生平事迹的展览摊位,也有猜粤剧文化知识灯谜、戏曲歇后语的摊位,更有免费赠饮的粤剧老倌茗茶摊位等等。

在戏码头基本功身段展示摊位,水袖、刀枪剑戟等舞台道具吸引不少市民驻足,粤剧演员表演基本功并与观众互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不断传来连连叫好声。演员陶静妍刚一表演开扇动作,就引得旁边的小男孩直呼“姐姐好美”。看似简单的几步动作,是陶静妍从基本功开始,不断调整细节,潜心学习的成果。
一旁的舞台上,粤曲《花好月圆》正在上演,原本在打篮球的小君闻声坐到观众席上,这是她第一次听粤曲,婉转的曲调令她感到新奇。“对我来说粤曲粤剧是很陌生的东西,但今天的活动给了我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是我今天来公园的额外惊喜。”
来到活动现场,石岐本地居民萍姨非常开心。小时候,经常在街头、村头听粤剧,粤剧已经成为萍姨文化基因的一部分。“粤剧极具本土文化色彩,需要不断宣传,我很希望粤剧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当晚,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院长邓志驹表演粤剧片段,他认为,粤剧市集的形式使得粤剧传播更接地气,能让市民感到更加亲切。“当不拘泥于舞台,把粤剧文化送到家门口时,就会让文化活跃起来动起来。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本,所以下一代年轻人千万不要丢失传统艺术,不要对它越来越生疏。”
近年来,中山高度重视弘扬粤剧等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加强粤剧精品创作,打造本土粤剧活动品牌,推动粤剧文化资源下基层。策划推出原创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获得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三等奖。与香港知名导演高志森合作创作粤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在中山、香港等地演出反响热烈,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粤剧文化交流。香山文化频道推出《梨园多姿彩》《香山说》等节目,拓宽了粤剧文化的传播渠道,让粤剧艺术触达广阔的受众。
去年,市委宣传部支持广东香山粤剧团深入到社区和乡村开展“乡村振兴《香山之夜》•粤剧文化市集”活动共6场,服务群众超过2万人次,调查满意度达98%。“香山之夜”以粤剧表演、文化展示和互动环节等创新形式,传递粤剧历史、动作、面谱、剧目等知识,让市民全方位地体验粤剧的魅力和活力,得到广大爱好者和市民朋友的关注点赞。可以说,“香山之夜”已成为一个中山人自己的粤剧品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了粤剧文化。
7月至11月,“龙腾伶仃洋 粤韵传香山”2024年香山之夜·粤剧文化市集活动还将在横栏镇、西区街道等多个镇街巡回举办。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