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山“文化兴城”战略的深入实施,市政协委员高超平、冷启迪依托各自深厚的专业背景,深入调研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分别提出《关于高标准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的建议》《关于中山市老房侨房保护活化的建议》等,为中山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思考。
市政协委员高超平:
统筹挖掘“香山文化”
美塑中山城市形象
2022年,是东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超平履职市政协委员的第一年,也是香山建县870周年。这一年,他积极响应市党代会提出的“文化兴城”战略部署,将目光聚焦在了“香山文化”上,希望能通过深入挖掘和推广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为中山城市形象增添新的光彩。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实地调研,高超平认为,香山文化不仅代表了香山人的独特品质,还与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精神相呼应。这种精神内核,正是中山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
为了提升香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超平积极提交了《关于高标准纪念香山建县870周年的建议》,提议通过加强市级统筹谋划、研究确定香山建县日、系统挖掘香山文化资料、提升侨乡文化活动品位以及优化游览线路等措施,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香山文化。
高超平的这份提案得到了积极响应。他透露,2024年下半年即将启动的库充城中村微改造项目,就是其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不仅能大幅改善库充村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更将通过巧妙的综合改造和艺术更新,将库充村打造成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新地标,成为展示香山文化的重要窗口。
“推广和保护香山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传承。”高超平说。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香山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并成为中山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和轨道交通工程的有序推进,中山地理优势越发凸显。基于此,高超平又先后提出了《关于提升轨道站场品质,美塑中山城市形象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合作区建设,推动深中融合的建议》等提案,希望通过香山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中山整体城市形象,进一步促进经济蓬勃发展。
对于未来,高超平满怀期待:“希望游客们来到中山,可以深入库充村感受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再在城区街道体验现代交通的便捷,最后抵达香山古城,领略香山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更多的人了解香山、爱上中山。”
市政协委员冷启迪:
用新闻视角
洞察城市运营关键问题
在长期的新闻采访与报道实践中,记者们锤炼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时事深刻的洞察力。这些宝贵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精准地捕捉社会热点,深入剖析问题本质。市政协委员、中山日报影像中心副主任冷启迪就是如此。

履职期间,冷启迪用她独特的新闻人视角,洞察社会动态,精准捕捉城市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她的建议既广泛又深入,从城市规划、文化发展,到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无不涉及。
2023年两会期间,冷启迪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山市老房侨房保护活化的建议》,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她一年多来对中山老房侨房深入调研和思考后的成果。
在冷启迪看来,老房侨房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商贸、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历史见证,对于城市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变迁,老房侨房普遍存在闲置,由于年久失修、资金不足等原因而遭到损坏和拆除等问题。
为此,冷启迪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建立老房侨房保护名录,进行全面普查,制定分级保护和修缮标准,并设立专项资金以支持保护工作等。此外,她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国企代管、社会认养等活化利用模式,希望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老房侨房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这份提案得到了建议承办单位的高度认可,其中部分建议已被吸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相关部门也已联合出台了一份关于推进侨房活化利用保护的工作建议,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
除了致力于文化保护外,冷启迪还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不断加速,她对“低空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跟随市政协提案委前往上海、苏州、无锡等多地调研后,冷启迪参与撰写了《加快发展低空经济调研报告》。
报告结合国内多项成功案例,希望中山的低空经济以应用牵引,补强产业、升级动能,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提出了依托中山地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低空文旅示范项目的设想,构建低空智慧物流体系、完善市内物流网络等,提升物流效率,推动无人机配送等新兴技术的应用。
此外,报告还着重强调了低空应急及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希望以此为契机提升城市的应急救援能力。“我也希望能通过这份报告,为中山的低空经济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方向,从而推动其更加有序、快速地发展。”冷启迪说。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