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刺梨”牵动“山水”两地情丨山水携手
发布时间:2024-08-14 来源:中山+

从六盘水盘州市区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向北,便可抵达隐藏在群山环抱中的盘关镇贾西村。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绿意中,刺梨树亭亭玉立,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

刺梨树。 记者 黄艺杰 摄

刺梨,作为盘州地区的特色水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它的魅力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跨越千里的山水情缘。

2021年,中山与六盘水携手开启了东西部协作的新篇章。在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以下简称“粤黔协作六盘水工作组”)的精心谋划和推动下,这种曾被视为漫山遍野不起眼的野果,开始以崭新的产品形象和市场渠道,走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

如今,盘州刺梨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段跨越千里的山水情缘,也因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而愈发深厚。

援助资金
助力刺梨生产体系完善

抵达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时,是8月3日清晨。车辆还未完全停稳,园区负责人聂德友已热情洋溢地迎上前来。他亲切地向粤黔协作六盘水工作组成员挥手打招呼,并熟络地寒暄起来。

聂德友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黄艺杰 摄

聂德友是土生土长的盘关镇贾西村人。2012年,通过政府招商,他毅然放弃在外辉煌的事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贾西村,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创业致富。

他发现,贾西村常年气候温和,山野遍布野生刺梨,适合规模化种植发展刺梨产业。于是次年,他便牵头成立了盘江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建立了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引领村民们投身于刺梨种植的崭新事业中。

在聂德友的带领下,产业园的刺梨产业逐渐起步。聂德友回忆道,最初他们以每吨约4000元的价格将刺梨果销往市场,但利润率并不高。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2021年,聂德友果断决策,开始筹建刺梨加工厂,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总投资高达4000万元的刺梨深加工厂已顺利竣工。在丰收之年,该厂最高可产出约2000吨优质的刺梨原浆,年产值最高可达8000万元。

刺梨加工生产线。 记者 黄艺杰 摄

谈及产业园的发展,聂德友特别提到了粤黔协作六盘水工作组给予的关心支持。“2021年,工作组协调提供了510万元的帮扶资金,使我们得以在短短四个月内建成了一条加工生产线。2022年,他们又伸出援手,提供了28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冷藏库房。这些举措极大地完善了园区的生产体系。”聂德友感激地说。

随着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聂德友不仅带动了村民们以土地资源入股分红,还在各个生产环节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如今,村民们通过多个渠道实现了增收,小小的刺梨已然成为了当地的“致富果”。

聂德友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厂已拥有60余名正式员工。到了采摘和生产的高峰期,我们还会额外雇佣百余名贾西村的村民,确保他们每天至少获得120元的稳定收入。此外,我们还提供加班机会,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

刺梨深加工厂。 记者 黄艺杰 摄

眼下,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正步入生产调整期。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调试和整理生产设备,为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做好充分准备。从8月中旬起,接下来的三个月将是他们最为忙碌,也是最充满期待的时期。

山水情深
推动“小刺梨”迈入“大市场”

在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里,记者发现,“粤黔协作”的标语遍布园区各个角落,格外醒目。园区还精心设置了东西部协作项目的专属标识牌。这些标识牌详尽地展示了投资金额、建设进展、项目开工日期以及预期的生产效益等关键信息,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六盘水与中山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密切协作关系。

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 记者 黄艺杰 摄

盘州市天富刺梨产业园只是中山助力六盘水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21年中山与六盘水“山水”结缘以来,粤黔协作六盘水工作组便深入盘州27个乡(镇、街道),沿着蜿蜒逶迤的山路,走进山间地头与刺梨打交道。

针对盘州刺梨加工能力有限、市场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工作组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谋划,联合中山8个镇街,在两河街道及盘关镇一带打造小榄组团·盘州市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以此为中心,持续完善刺梨产业链条,向周边乡镇辐射,推动刺梨产业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为盘州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在工作组的不懈努力下,东西部协作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到盘州刺梨产业的发展中。三年来,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846万元,不仅完善了刺梨加工生产产业链条,还带动了约17000户农户、59000人增收致富。新建的加工生产线、新增的产品研发线、改扩建的精深加工厂……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是中山与六盘水协作的硕果。

为了让盘州刺梨走出大山,工作组还积极搭建两地交流平台,邀请中山的企业家们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此外,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推动“刺梨出山”。线上用好电商平台产销对接,深化生产、流通、销售、服务全渠道布局,线下组织盘州刺梨企业携产品参与到各级各类展销会、产销对接活动,提高刺梨产品知名度。同时,扶持培育盘州当地刺梨龙头企业,将品牌、资金、技术向优势企业集中,助力企业做好刺梨产品的品质、品牌,打造热卖、更符合不同地区消费偏好的刺梨产品。

如今,中山与六盘水的协作已经形成了覆盖刺梨全产业链条的合作关系。从种植技术的提升到生产加工的升级,从产品研发的创新到市场销售的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两地的智慧和努力。这颗跨越山海的刺梨,不仅成为了两地协作的硕果,更见证了中山与六盘水“山水情深,携手同行”的奋斗历程。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