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中山市博物馆为何这样火?
发布时间:2024-10-17 来源:中山+

秋天的博物馆,能感受到独有的柔和氛围,光洁的地板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光,如同历史的镜子,映照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还能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和低声交谈。参观者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讨论。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悟。

市民游客参观市博物馆陈列文物。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10月17日,记者走进中山市博物馆,了解作为文化空间建设成效之一的博物馆,如何发挥民生实事作用,为市民与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在这里
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条统计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中,中山市博物馆榜上有名,位列69位。它为何能吸引市民游客源源不断前来参观?中山市博物馆副馆长蔡霞给出三个关键词——内容为王、创新为先、服务至上。

内容为王,是市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馆内的中山历史陈列,是花十年时间精心打磨的一个展览,在2023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中获优胜奖。除此之外,市博物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资源策划了不少内容有深度有广度的精品展览,深受观众喜爱。“从精美的书画作品到充满故事的民俗展品,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山的历史与文化。”当天,从佛山前来市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欧女士连连赞叹,“在这里,可以穿越时空,领略中山的辉煌与荣耀,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创新为先,为市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博物馆积极探索创新之路,采用先进的展示技术和互动体验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此外,既有依托展览的配套活动、又有符合时尚的盖章、研学、夜游等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8月6日的“盛世霓裳 大汉风骨”博物馆奇妙夜,就吸引了600余位市民身着汉服,在满盈古典气息的博物馆里领略汉代舞蹈和古音雅乐的独特韵味,凝望大汉盛景。

在8月6日举行“盛世霓裳 大汉风骨”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市民体验八雅游戏,通关后可盖印“彩绘大骑兵佣”印章(资料图片)。记者 缪晓剑  摄

服务至上,是市博物馆的重要保障。从舒适的参观环境到专业的讲解服务,从便捷的导览设施到贴心的便民措施,市博物馆以游客为中心,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服务。

市博物馆设施完善,方便轮椅使用者在馆内无障碍游览参观。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据统计,深中通道开放后三个月(2024年7-9月),市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同比上升近300%。如今,它已成为城市重要文化会客厅和亮丽的文化名片。

中山文化空间建设
实效显著

市博物馆是中山文化空间民生实事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山大力推进文化空间建设,取得显著实效,让市民在享受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也提升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

丰富多样的文化设施,构筑起中山的文化新地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香山书房……一批现代化、多功能的文化设施逐渐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山还以文化空间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类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在文化设施中轮番上演,为市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

市华侨公园香山书房(资料图片)。  记者 余兆宇 摄

在推进城市文化空间建设的同时,中山也高度重视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空间。例如,南朗街道崖口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完善崖口飘色展览馆设施建设,开展舞龙、舞麒麟、色梗制作等技艺培训班,吸引年轻人参与;三乡镇古鹤村则通过修缮古民居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了乡村历史文化,讲述着这个古老村庄的故事。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