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探索政企“共建车间”帮助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效果如何?听听他们的心声→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中山日报

12月2日上午8时,在家中吃完饭的阿嘉(化名)按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到离家不远的港口镇社区康园中心“共建车间”。来到工位,她和身边的伙伴一起迅速投入工作。他们这次负责的产品是电子秤,每个人用小锤子将一个个电子零部件钉到电子秤的脚垫中。待组装完成后,合作企业工作人员来车间将做好的半成品送回厂里。

阿嘉是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没有“共建车间”这个项目,她或许不会有机会再就业。不止阿嘉,中山有更多像她一样的残疾人在“共建车间”实现了就业的梦想。为切实解决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难题,近年来,市残联以社区康园中心、民营残疾人服务机构为阵地,持续推动以政企“共建车间”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帮助198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实现就业。

在港口镇社区康园中心共建车间,工人们在认真工作。 记者 袁婵 摄

由自卑转变为自信

“我很喜欢这里的工作,不仅有收入,压力也不大。”提起这份工作,阿嘉一脸满足。然而一年前,她不曾想到自己还有就业的机会。

阿嘉今年42岁,她的精神疾病是大学时受压力和感情刺激导致。大学毕业后,她辗转做过收银、前台客服、会计助理等多份工作。因承受不了压力和无法处理人际关系,她每一份工作做不多久便被辞退。2018年,她病情最严重时,整晚睡不着,甚至不认识家人。在医院的治疗下,她的病情虽逐渐稳定,但心里仍极度自卑。“从那次病爆发之后,我觉得自己是累赘,于是选择完全封闭自己,不再尝试找工作,甚至抵触跟人接触,别人稍微关心的话,我都觉得是看不起我。”回忆起病情,如今的阿嘉很坦然。

直至来到港口镇社区康园中心,阿嘉的生活才慢慢走出低迷。2023年10月份,经过培训、面试等环节,阿嘉正式成为港口镇社区康园中心与香山衡器企业“共建车间”的一名员工。在这里,阿嘉还经常参加社区康园中心组织的编织、太极、手语歌、非洲鼓等兴趣活动。

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阿嘉也更加自信。提起阿嘉的变化,社工阿玲滔滔不绝:“以前她总是默默待在一个地方,不说话,即使跟她沟通,眼神总是回避,现在有了一份工作,不仅爱笑,话也多了,经常跟我们分享碰到的趣事。”

198名精神、智力类别残疾人实现就业

市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全永乐到港口镇社区康园中心“共建车间”调研情况,车间的学员热情地与他打招呼。看着这些残疾人朋友工作的情景,全永乐的脸上欣慰地笑了。他明白这群残疾人能实现就业是多难得的一件事。“比起听力、视力、言语等类别的残疾人,精神、智力残疾人因生理、心理因素,在社会环境中不可控情况更多,企业也因担心不会管理而不敢招聘,因此他们是残疾人中就业最困难的群体,需要特别关心和帮扶。”

为了探索这两类群体就业的可能性,2019年广东省提出“将企业车间放到政府单位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概念。于是,中山市残联首先以火炬开发区为试点推动,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融入、残疾人参与的“共建车间”残疾人就业新模式。

据介绍,“共建车间”运营模式,主要由用人单位到社区康园中心或残疾人服务机构,通过培训、面试的方式选聘残疾员工。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每月除了发放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外,还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日常工作中,企业派出技术人员到“共建车间”指导残疾员工加工产品,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社区康园中心或残疾人服务机构则负责协助企业进行员工的日常管理。

目前,全市有27家社区康园中心,其中有11家社区康园中心与企业建立了“共建车间”,有香山衡器、比亚迪电子公司、TCL空调、华艺灯饰等14家企业参与到“共建车间”项目,共为198名精神、智力、重度肢体残疾服务对象解决了就业问题。

“虽然‘共建车间’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社会对精神、智力残疾人的认知还存在偏差,他们就业的平台、场景还是很单一。”全永乐表示,未来希望社会、企业、政府部门三方发力,在思想意识、平台、政策等各方面为残疾人打造一个友好型环境,使得企业更愿意招用残疾人、大众更加接纳善待残疾人,这样才能实现残疾人无障碍就业。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