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街小巷的年味逐渐浓郁起来,婚庆市场也迎来了旺季。在中山市民众街道浪网益群路,一家以喜饼为主打产品的公司——中山市永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威食品”)近来也忙碌起来,陆续有客户前来订购喜饼。
民众人受“南番顺”喜饼习俗的影响,喜饼文化氛围浓厚。1月8日上午,永威食品创始人苏伦祥在采访中介绍,自1992年创店以来,他们以喜饼为媒,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喜饼这份“甜蜜事业”,并推动其成为市非遗项目,不断传承和发展喜饼文化。
小伙大学毕业回乡做饼
“临近春节,结婚的人较多,我们近段时间订单已经排满了,甚至有顾客前来下8月份的订单。”1997年出生的苏宇星,是苏伦祥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便回到家中子承父业,与妻子梁婉仪做起了喜饼的制作与销售。当天上午11点,他们一家三代人正围在一起做喜饼,赶制着年前的一笔新订单。
在广东,喜饼又被称为“嫁女饼”,以往家里有女儿出嫁时,常把称作“嫁女饼”的喜饼,与请帖一齐送至宾朋家中,蕴含为亲朋好友送去喜气与红火的寓意。因此,在苏宇星看来,做喜饼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幸福的传递。谈及大学毕业后回家做饼的原因,他表示从小在爷爷的面包店和父亲的饼店长大,对喜饼有着深厚的感情。加上父亲年纪渐渐大了,他希望能为父亲分担一点,并运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份“甜蜜事业”带来更多可能。
在父亲的带领下,苏宇星夫妇不仅深耕喜饼制作技艺,还逐步涉足客户订单对接及礼品盒包装设计等领域。最近,他们更新一款新的礼品盒,将原本鲜艳的大红色变成更有质感的哑光红,并将原本明显的镂金龙凤图像,变为更加低调的双凤暗纹,以此迎合年轻人的视角和审美。此外,他们还在部分产品包装礼品盒上,设计串联中山特色景点和旅游线路,让更多人认识中山。
比起苏宇星,梁婉仪更擅长宣传运营,日常主要负责喜饼的文案撰写、公司微信公众号运营、小红书平台推广喜饼等。“自从儿子儿媳线上引流后,前来店铺的顾客明显增多。”苏伦祥笑着说,这几年永威食品营业额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对于新一年的发展他们也充满信心。
推动喜饼制作技艺成市非遗
金腿果仁酥喜饼香而不腻,绵软带酥;臭草红豆喜饼香软湿润,沁甜入心;蕉蕾五仁皮薄馅料多,细细咀嚼,齿颊留香……去年6月,以喜饼制作为代表的“民众水乡传统糕点及礼饼制作技艺”入选市非遗。同年7月,“民众水乡传统糕点及礼饼制作技艺”研学基地在永威食品揭牌成立,成为民众街道首个非遗研学基地,永威喜饼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时间拨回1992年,初中毕业的苏伦祥进入富华酒店当学徒工,学习点心制作。3个月的学徒生涯后,他毅然选择了创业,在浪网市场对面开了一家“永昌饼家”。由于用料精、味道好,苏伦祥的生意越做越好,他便开设工厂专做喜饼,成立了永威食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永威食品已逐渐发展壮大,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衍生出喜饼、鸡仔饼、核桃酥、牛油酥等几十个单品。产品除了在中山本土市场售卖之外,还销至广州、珠海、深圳等地。
“我父亲经营面包店时也常制作喜饼,皮薄馅厚吃起来特别松脆。”在苏伦祥的记忆里,做饼一直是他父亲的拿手好戏,时至今日他们还常常一起切磋做饼技艺。除了保持传统的味道以外,苏伦祥还大胆创新,推出了蕉蕾五仁、臭草红豆、金腿果仁酥、陈皮豆沙等新品种馅料的喜饼,以此满足消费者多元消费。
在苏伦祥看来,喜饼是喜气洋洋的甜蜜事业,行业要发展必须创新,才能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随着儿子回家继承家业,永威食品有了新鲜“血液”注入,苏伦祥的底气也更足了。他透露,后续他们将扩大产能,不断创新制作新式糕点和礼饼制作,同时借助市级非遗项目契机,增加工业旅游内容,持续传承发扬好民众水乡传统糕点及礼饼制作技艺,同时为民众街道农文旅发展蓄势赋能。
名词解释
南番顺是指古代的南海县、番禺县和顺德县,它们是现在广州和佛山地区的一部分,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