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山民生答卷⑦|71所学校食堂转自营,运营模式转变促满意度提升
发布时间:2025-01-22 来源:中山+

​如何让学生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是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2024年,“护航校园食堂食品安全”被列入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一年来,中山市以推动中小学校食堂全面自营为突破口,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交出一份可喜的成绩单:全市71所幼儿园中小学承包(委托)经营的食堂全部转自营,培育出36家星级学校食堂,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膳食委员会配备率均实现100%。

市一中的学生们在食堂就餐。(资料图片)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转变经营模式破解监管难题

推动学校食堂转自营会带来哪些改变?记者从市教育体育局和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学校食堂经营模式与学生就餐质量息息相关,相对承包经营,自营模式更有利于降低中间成本、压实学校管理责任,从而更好保障学生餐食的质量和安全。

在推进民生实事办理过程中,中山市明确提出“学生餐费食材占比不低于65%,人力成本占比不高于30%”,从源头保障餐食质量“不缩水”。与此同时,大力推动食堂自营,配备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或总务主任、食品安全员等组成的管理团队,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一旦发现不合格、不新鲜食材,除退回外,还会对供应商进行相应处罚

中山市高度重视学校食堂自营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部署推动,深入学校调研督导,与学生一起用餐,听取师生意见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关于推动中山市中小学校食堂自主经营的指导意见》,健全“1+10+N”食堂管理系列规章制度,从食材采购、食材管理、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安全管理、餐饮质量、陪餐、应急管理等10个方面,全面规范学校食堂经营管理。

中山市还拿出财政资金3900多万元,“真金白银”推动学校食堂转为自主经营,用于经营权回收、硬件设施改造、食堂扩建等工作。

分级培训配备“管理专家”

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关键在人。民生实事中明确提出,选优配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实现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培训覆盖率、考核合格率100%。对此,中山市开展食品安全分级培训,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要求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必须由分管副校长或总务主任担任,并建立“局长给校长、科长给食品安全总监、科员给食安员”的分级讲课体系。多部门联合开展分级授课,提升校长、食安员、校医、营养配餐员、厨师等食品安全管理专业水平。

去年,我市开展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大比武,全市3037名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考核,覆盖率达100%。另外,对全市8760多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指导学校校医、营养配餐员做好学生每周营养配餐,完成806名厨师培训。

朗晴小学工作人员在厨房备餐。(资料图片)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八方陪餐建立共治模式

为确保学生餐食质量提升,中山市建立八方陪餐机制,市委、市政府领导,镇街党委政府负责人、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包保干部、学生家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学校领导到校自费陪餐。2024年,党政领导干部陪餐746人次,家长陪餐超40000人次。

市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全市各学校建立了以家长为主的膳食委员会,打造膳食委员会共治模式。家长们参与食材供应商遴选、食材比价核价、食谱制定、监管学生餐费收支情况、食堂满意度调查等管理工作。此外,多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通过随机抽查、交叉互查等方式,督促校方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

市一中家长及教师在食堂陪学生们就餐。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全面自营,满意度大幅提升

学校食堂转自营后,东区朗晴小学成立专门的团队对食堂进行管理。分管学校食堂的副校长方燕和管理团队负责对食堂食材验货、清洗、制作、出餐、送餐等过程严格把关。

“一大早6点多,食材送到学校之后,我们就开始参与食材验货等环节。”方燕说,学校每天还会发布食材和成品照片、检验报告等,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饭菜情况。

“我们家长对食堂的饭菜都很放心,在餐费没有提升的情况下,饭菜质量提升了很多。”学生家长成星姬说。

朗晴小学工作人员在厨房备餐。(资料图片)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如今,在东区朗晴小学,学生餐经常配有水果、酸奶、牛奶等,学生在校开餐率高达97%。2024年,该校食堂获评我市首批五星级食堂。目前,全市已培育出36家星级学校食堂,相关建设经验将面向全市推广。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去年调查报告显示,“94.3%的受访学生对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感到满意,92.6%对学校食堂的荤素搭配表示满意,88.0%认为学校食堂提供的饭菜品种丰富多样。”

【统筹:记者 隋胜伟 徐均钻】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