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快评 | “讲心不讲金”才是发红包该有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5-01-28 来源:中山+

1月28日是除夕,中山市民朋友正式进入春节假期。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自然少不了传统习俗:发红包。红包作为传递祝福与关爱的载体,真正的意义远超过金钱本身。然而,近年来,红包金额不断攀升,不少市民朋友感受到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觉得“发红包”似乎变了味。

发红包原本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寓意辟邪避灾保佑平安的“压祟”。当一些地方的压岁钱从几十元涨到数百甚至数千元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变化是否真的符合“压岁钱”的初衷?红包变厚了,但祝福的味道也跟着变了,这无疑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误读。

中山地区的红包文化,向来“礼轻情意重”。在中山,红包的金额并不大——5元、10元、20元……但每一份红包都饱含着深深的祝福与关怀。这种“讲心不讲金”的理念,恰恰回归了红包最本真的意义。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很容易陷入用金钱来衡量一切的误区。实际上,真情的价值远超过金钱。红包无论金额大小,都可以传递出温暖与祝福,这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当红包不再成为负担,当祝福不再被金钱所衡量,我们才能更加纯粹地享受春节的温馨与喜庆。

“讲心不讲金”,这不仅是对中山乃至广东红包文化的精准概括,更是对全国范围内红包习俗的一种健康引导。让我们共同期待,“讲心不讲金”的传统习俗,能够在更加理性与健康的氛围中传承下去,在越来越广的地区流行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春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慧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