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山纪念图书馆以“文化过大年”为主线,推出涵盖非遗展览、科技体验、亲子阅读等十余场文化惠民活动,吸引数千市民走进图书馆,在书香与年味的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体验创新阅读形式。
2月2日,大年初五,中山纪念图书馆三楼的参学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拼贴诗活动。在讲师的指导下,20余名市民将随手拾取的字词巧妙地拼贴成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新春的诗意。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表示:“拼贴诗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模式,它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想象力,更让我们在组合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的无限魅力。”
当天,图书馆五楼音乐馆HiFi室内,中国民族交响乐赏析活动让听众体味传统艺术的悠长韵味。
市民罗楚莹是中山纪念图书馆的常客,通过公众号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她表示,“春节期间,图书馆举办了展览和影视赏析等活动,内容很丰富。”身为心理教师的她,无论是与阅读相关的,还是与体验相关的活动,都积极参与,尤其钟爱图书馆每月定期举办的喜悦读书会,“我觉得这些阅读体验活动最大的帮助就是丰富了自己,从而能够把更多的知识带给孩子们。”
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成为今年春节图书馆系列活动的亮点。负一层方成厅内,“金蛇献瑞——乙巳蛇年春节非遗暨民俗摄影联展”通过200余幅作品展现南北年俗,配合讲解互动活动,让市民直观感受文化多样性。少儿馆创意馆中,VR、AR技术打造的立体绘画体验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孩子们绘制恐龙后,通过设备将其“复活”为三维动态形象,还能学习相关科学知识。
春节过后,中山纪念图书馆的文化惠民活动也持续不断,亲子共读与传统文化浸润贯穿其中。比如,2月8日元宵节前夕,“书香元宵 悦读共享”活动将在报告厅举行,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灯笼、诵读诗词,在互动中感受节日内涵。此外,图书馆少儿馆的“香香猪”故事会、“绘剧童心”亲子剧场等活动也将持续开放,在方言故事会当中会特别加入粤语讲述环节,推动本土语言文化传承。
“今年春节的活动中,我们引入了新技术,既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也传递科技发展理念。”图书馆少儿部主任柳军介绍,春节期间,图书馆日均举办3-5场活动,面向不同的人群,涵盖了科普教育、亲子互动、音乐欣赏、阅读分享等多个方面,旨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平台。
“平日里的活动都集中在周末,春节期间,我们增加了活动场次,内容上也尽量多元化,让更多市民受益。”柳军表示,未来中山纪念图书馆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的活动,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市民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据透露,2025年,中山纪念图书馆将深化“阅读+科技”融合,计划推出益智玩具分级借阅服务,并探索AI机器人辅助阅读等新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手段,让阅读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柳军说道。
春节文化惠民活动的火爆,正为这座“书香之城”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