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首季“开门红”!太力集团力争2025年实现营收增长30%
发布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山+

“过去一年,我们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实现了良好增长,2025年,我们满怀信心,力争实现营收增长不低于30%的经营目标。”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力集团”)副总裁饶志明向记者介绍,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太力集团员工返岗率已近九成,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奋力冲刺2025年第一季度“开门红”,为赢得全年“满堂红”开好头、起好步。


跨境电商销售额
今年计划再翻番

“中国航天品质,信赖之选!”
“真空封装,防霉防潮!”
“倒计时3、2、1,上链接!”
……

整个春节假期,太力集团的电商直播都持续“在线”,直播热度不减,主播们以生动有趣的演绎,向全球观众展示太力集团卓越的防霉防潮收纳佳品及航天级生活精品,引得消费者争相抢购。

太力集团产品实验室。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应用的科技创新企业,太力集团自2003年成立以来,深耕真空封装领域,并不断以创新为驱动,开拓新赛道。其研究范围涵盖真空封装、气调保鲜、柔性连接、安全防护、绿色纺织五大技术领域,产业聚焦于家居生活、食品保鲜、户外装备、安全防护四大板块。在新型复合材料和先进封装、连接、防护技术领域,太力集团硕果累累,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我们的目标是营收增长不低于30%。”饶志明表示,太力集团将从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三维度发力,拓展市场版图。早前,太力集团已全面布局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并驾齐驱。如今,线上渠道销售额突飞猛进,尤其跨境电商渠道表现抢眼,“去年跨境电商销售额翻番,今年我们计划再翻一番。”除了在新渠道持续发力,太力集团还计划全面拓展线下经销商渠道,从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到向经销商提供新材料、新设备。

太力集团秉承“研发一批、销售一批、储备一批”的理念,确保年年新品迭出。饶志明介绍,去年推出的户外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户外帐篷,一度供不应求。今年,太力集团将对户外产品进行持续升级与扩产,满足旺盛市场需求,并计划推出更多品类丰富的安全防护新品,双管齐下,助力增长。比如目前已推出上市的防割防刺手套和防割服等产品,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中研发产品。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据悉,5年前,太力集团引进博士团队,开启纳米材料研究。目前,太力集团在柔性防护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该纳米材料领域布局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20多项,开辟了柔性防护新赛道。“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无痕胶条等柔性连接产品,后续还会在胶条产品拓展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饶志明说,在TPE弹性体吸盘新材料配方研究领域,他们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弹性体新材料制备工艺。


每年招上百名人才
打造完备人才梯队

农历正月初九,太力集团中山总部一派繁忙景象:化学实验室中,科研人员谨慎调配化学试剂,探索新型环保材料的无限可能;产品实验室里,青年员工专注操作精密仪器,对新品进行严苛性能测试;销售部门办公室内,员工们凝心聚力,或分析市场数据,或运维店铺后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正月初九,太力集团办公室里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新春开工首日,太力集团中山总部近千名员工不约而同返岗,“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励,全靠员工对公司的深厚认同感。”饶志明表示,企业文化中的凝聚力建设成效显著,员工满意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太力集团为员工提供包吃包住的福利,一日三餐都免费,并设有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设施,供员工休闲娱乐。更为重要的是,太力集团内部设有太力商学院,根据企业与员工发展需求,开设三四十门课程,涵盖产品知识、市场营销、生产研发、信息化技术等,面向全体员工开放报名。太力集团员工平均年龄仅二十六七岁,饶志明认为,助力员工成长是投资未来,值得倾注心血。“我们希望员工在太力不仅获得薪酬,更希望他们在这里年年进步,能力日益增强,找到更广阔的舞台”。

企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饶志明透露,记者到访前,他刚与一位美国博士代表洽谈完,不久后对方将加盟太力集团。每年,太力集团均招引上百名研发、营销等人才,并投入巨资支持人才成长与创新,构建完备的人才梯队,为企业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太力集团每年均投入大笔资金支持研发,且费用逐年递增。在太力,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人才创新并驾齐驱,创新成为了太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劲引擎。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慧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