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排到下半年!中山沙溪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丨聚焦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5-02-11 来源:中山+

机器轰鸣声响起、生产线高速运转、返岗工人有序运作……2月10日,蛇年春节喜庆的气氛还未消散,沙溪镇已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辖区企业纷纷按下复工复产的“启动键”。其中广东金鼎智造服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智造”)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员工到岗率已经超90%,大家正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广东元一智造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一智造”)也正抢抓时间开工。该公司董事长杨涛信心十足地说:“在去年销售额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有信心增长百分之二三十。”

金鼎智造:
员工到岗率超90%
订单排到下半年

上午9时,金鼎智造生产车间十分繁忙,工人们干劲满满。“从年初八开工至今,我们的员工到岗率已经超90%,现在每天还有不少员工陆续到岗,预计元宵节后全员到岗。”金鼎智造人力资源部经理周龙飞介绍,为了鼓励员工按时返岗开工,他们为及时到岗的员工准备了开工利是、车费补贴等。

金鼎智造生产车间流水线。记者 余兆宇 摄

金鼎智造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于一体的服装智能制造企业。走进金鼎智造5楼生产车间,8条智能生产线火力全开。智能吊挂流水线上,一件件衣服半成品吊挂在半空,顺着智能生产流程,系列半成品陆续送到工人身边。金鼎智造总经理秘书熊利介绍:“我们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现在30多条生产线已经开足马力赶订单。”

2024年7月,金鼎智造打造的5G智慧工厂成为中山市首家服装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一排排多层的储存架区域,已经看不到传统制衣企业工人来回走动搬运物料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AGV机器人来回忙碌。“生产线上需要什么裁片,只要发出指令,这些AGV机器人就会准确快速地从相应的货架上拿到所需物料。”熊利介绍,除了AGV机器人,公司还有四向穿梭车、自动裁剪机、自动拉布机等设备,实现了车间智能化运作。

金鼎智造智能立体仓库。记者 余兆宇 摄

在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金鼎智造抓住数字化智能化风口,使传统制衣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熊利透露,在改造前,企业在面料仓储、裁片仓储、裁剪等方面高度依赖人力和经验,人力成本占比不断攀升。以一体式智能吊挂、自动分码装箱系统为例,从布料裁片挂片到成衣出货,全程不堆积不落地,减少半成品堆积80%,减少搬运人员30%。经过一系列的举措,金鼎智造的日产量由原来的3万件每天,提升到目前的10万件每天;裁片到成衣由原来跨楼层周转3天时间缩短至0.5-2小时即可完成首件下线。

金鼎智造生产车间挂片区。记者 余兆宇 摄

元一智造:
“有信心让销售额增长百分之二三十”

元一智造于2月9日正式开工,全部生产线已经复工复产,其中裁剪车间由于面料需要自然预缩时间,部分设备还在预热等待中。即使开工较晚,但元一智造董事长杨涛对夺取“开门红”信心十足:“在去年销售额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有信心增长百分之二三十。”他透露,根据目前的订单量,企业订单量能排到6月左右,此外每年三四月份是客户补单高峰期,届时也能增加不少订单。

元一智造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记者 余兆宇 摄

在已经复工复产的生产线上,只见工人黄容将布料裁片依次放好,待到一定数量便放到模板设备中进行智能化车缝。“就算以往没有服装从业经验,只需5分钟大家就能学会。”站在生产线旁,杨涛笑着说,黄容所做的工序属于衣领部分,是衣服制作相对复杂的部分,一般工人需要5到10年才能完全掌握,但自从引进智能化设备之后,该工序则可使用机械化替代。

对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的生产工序,运用研发智能模板机进行生产,不仅实现了复杂工艺简单化生产的技术升级,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杨涛透露,以黄容所做的衣领工序为例,以往熟手工人一天产能顶多生产500条,但是使用智能设备后,效率则能提升三四倍。此外,元一智能生产车间还有智能载床、数字化生产线、自动分检系统、AGV无人小车等生产设备,实现服装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效率、裁剪精度、产品品质也都有了质的飞跃。

元一智造引进了先进的无缝烫贴设备,提升产品质量。记者 余兆宇 摄

现在,元一智造精准裁剪的损耗只有过去的1/10,3D设计打样系统让研发效率和打样成功率提升30%;AI智能验布机设备让产品合格率提升30%,服装生产缝制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20%……杨涛表示,新的一年,企业将在现有的智能化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打通各个部门的数据,更加全面掌控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方便企业及时作出重要决策,届时企业将获得更短的产品设计制造周期、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更高的生产效率与更灵活的生产方式。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