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复工忙,中山多家企业融入“智能化”元素力促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13 来源:中山+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日,记者走访了东区街道、南区街道多家企业,发现春节过后,企业纷纷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生产一线正铆足干劲、开足马力赶订单。与此同时,各企业在今年的发展计划中,也融入了更多智能化元素,积极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展现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清匠集团:
深耕制氧机蓝海,抢滩健康新赛道

在广东清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匠集团”)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空调内机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清匠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朱生亮介绍,公司现有员工近500人,正月初六起员工陆续返岗,至大年初八,企业生产一线已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3月开始,就是空调生产和销售的高峰期,当前企业订单充足,其中空调零部件订单更是排到了7月份。”朱生亮说,空调零部件生产只是清匠集团业务的一部分,作为一家以智能控制设计、精密制造为基础,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企业,清匠集团业务涵盖电子商贸、智能控制、精密模具和健康产品设计制造等四个领域。

清匠集团工人正在车间组装电路板。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除了电子零部件和产品模具生产制造外,近年来,企业还开发高质量制氧机产品,解决外出临时吸氧和高海拔地区供氧难题。“凭借持续的研发和创新,2022年,我们便成功推出了一款体积小、重量轻的便携式制氧机,其重量不足2公斤,即可实现3.5至4小时的续航,技术水平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说话间,朱生亮单手提起这款便携式制氧机。目前,集团旗下广东清匠、中山清匠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中山清匠还被评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制氧领域拥有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我们2024年的产值超4.2亿元,2025年产值预计可以达到5.5亿元。”朱生亮充满信心地说道,清匠集团的底气源于不断提升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在于多元化业务的持续创新。

朱生亮介绍,2024年,清匠集团投入超300万元,建立了全自动检测线,全面监控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今年,清匠集团计划继续投入500万元,将用于生产线升级和自动化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制氧机产品线,清匠集团将持续与北京科技大学、西藏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研发新一代制氧设备。“相较于发达国家市场,当前国内制氧设备领域尚存广阔的市场空间。2025年,我们将在深耕国内高原及平原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同步申请欧美产品认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朱生亮说。

逸华检测:
以智能化+大数据分析,持续拓展健康监测业务

2月11日上午,广东逸华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华检测”)工程师们正在整理便携检测设备,整装待发,分赴各个施工现场,进行桥梁、隧道及道路等工程质量检测,确保各项工程达到质量标准。

“春节长假之后,各种项目开始陆续复工复产,我们也于2月5日(大年初八)开工复产,截至目前,复工复产率已达到100%。”逸华检测总经理寇小健表示,逸华检测的主营业务涵盖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及相关技术咨询,具体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房屋建筑、钢结构、绿化及铁路等工程的检测服务。

逸华公司工人正在操作质量检测仪器。见习生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摄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程安全检测需求日益增长。逸华检测除了承接中山市内项目外,还积极向佛山、东莞、江门等周边城市扩展,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监测工程用料质量和结构安全,及时识别工程中的潜在隐患。“2024年公司产值约为7500万元,2025年计划在2024年的基础上实现10%以上的增长。”寇小健说。

在发展传统检测业务的同时,逸华检测也积极拓展创新领域,探索大型项目的健康监测业务。通过在项目内部预埋成百上千个传感器设备,逸华检测能够实时采集温湿度、震动幅度、车流量、变形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项目的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监控,提前预警结构变形、材料老化等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在广东东莞、河南郑州等地承接了相关项目,健康监测业务是行业内的前沿方向,预计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寇小健表示,2025年,逸华检测计划在南区街道新增4000多平方米的检测场地,将总面积扩展至1.5万平方米,同时引入更多高端检测设备、智能化软件和技术人才,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华海精密:
一季度产值预估能增长30%

2月10日至13日完成试模;2月13日根据模具实际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细节;2月15日完成最终成品生产……2月11日,记者走进中山市华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精密”)办公室,只见新一批订单生产时间节点依次罗列在白板上,紧凑的时间节点也彰显了新一年该公司火热的发展势头。

作为一家以塑料模具生产为主的全产业链企业,华海精密涵盖产品研发、模具制造、注塑成型、喷油、丝印、装配、检测等全产业链条。“链条完善,客户可以一站式定制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华海精密副总经理效永宾介绍,目前,华海精密与飞利浦、哈曼、华为、小米等国内诸多知名品牌合作,去年年产值近2亿元。

华海精密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实习生 蔡大锴 记者 明剑 摄

走进华海精密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正高速运转,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和去年一季度相比,我们今年产值预估能增长30%。”华海精密副总经理效永宾透露,去年年底,公司合作的不少客户都追加了订单,今年一季度正处于量产高峰阶段,预计2月底就能发出年后首批订单,产值达1500万元。

从年初八开工至今,华海精密返岗员工已经达九成,现阶段6个生产车间已经全面开工。

华海精密助理总经理刁飞龙介绍,为提升产能,去年公司加大投入,将生产线与信息化衔接,实现智能数字化生产。他透露,因为有了机械化设备的加持,原本满负荷运转需要20个人的生产车间,现如今只需要8人就能完成,企业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产品和合格率也进一步提升。此外,如果遇上客户订单加急的情况,全部机械还能24小时高速运转,产能也大幅提升。记者了解到,为了新一年的增资扩产,华海精密还新租赁了一间50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货物囤放。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