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正式印发《中山市进一步推动光电光学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全面推动中山市光电光学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该文件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各项政策措施除有明确规定时限以外,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具体资金拨付按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多措并举
促光电光学产业发展
该政策措施明确了中山市对光电光学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作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着力点,光电光学产业被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此,中山市将围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设备更新、数字化改造、产业集聚、协同创新、新业态培育、金融融合、产业空间保障以及人才集聚等十大方面,推出一系列具体而有力的措施。
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中山市将大力推动光电光学领域科研机构提升产业发展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我市将按上级支持经费给予1:1配套补助,最高1000万元;对新认定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在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的产业化导向,围绕光电光学领域的技术创新需求,全力支持光电光学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单个项目,我市将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此外,我市还将积极鼓励光电光学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的重大科技任务,对于成功承担任务的企业,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配套资助。同时,为支持光电光学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我市还将提供最高500万元的研发费用补助。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中山市大力支持光电光学产业设备和系统更新,对总投资超5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按新购置设备和系统总额给予不超过20%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上限达200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智改数转”,加快融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对积极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中小企业,将分阶段按数字化水平评定等级分级奖励。特别是,对带动智能家居等重点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链主”企业,将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此外,中山市还支持光电光学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入驻工改园区、主题产业园,打造一批省级、市级特色产业园,并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围绕“湾区光谷”等建设高端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业孵化载体等,推动光电光学科研要素集聚,按照绩效考核、激励先进的原则,给予一定的运行、研发和产业化经费支持,助力光电光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方面,中山市将充分利用好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科技创新人才发起的光电光学产业初创企业、种子项目提供股权融资支持;对光电产业引进创新科研团队试行补投联动,最高资助3000万元;对光电光学产业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提供起步支持,最高给予200万元的创业启动经费和最长4年500平方米的场地支持。
“湾区光谷”
将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当前,火炬开发区聚集光电信息企业超200家,光电信息产业规模超600亿元,火炬开发区荣获“广东省特色产业园(光电及电子元器件)”称号等,2024年,火炬开发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湾区光谷”,全力将其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信息科技创新策源地、未来产业集聚地、创新人才向往地,充满活力的“湾区光谷”正高能崛起。
据悉,火炬开发区持续锻造“高”“精”“尖”光电信息企业梯队,通过分层分类鼓励支持光电细分领域突破。已培育1家“灯塔工厂”、1家国家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了联合光电、通宇通讯、舜宇光学、弘景光电、光大光学等一批骨干企业,以及瑞科新能源、新高电子、博顿光学等一批中小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新生企业蓄势待发,企业梯队结构明显,“老中青幼”组合齐全,拳头产品开拓市场,细分领域成绩突出的健康生态链。
“湾区光谷”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元器件、光学成像元器件、光电显示、医工结合、光通信元器件和激光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等全链条集聚发力,着力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广覆盖的光电信息产业育成体系,打造具备完整智能光电产业链的“湾区光谷”。此次新政的实施,将为“湾区光谷”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政策红利。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