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发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政“黄金十条”
发布时间:2025-02-17 来源:中山+

日前,中山正式发布《中山市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含金量十足的“黄金十条”构建“研发—转化—应用”全链条扶持体系。新政首次明确对1类新药研发给予单品种最高6500万元支持,政策力度比肩上海、深圳等创新高地,标志着中山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迈出关键一步。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省、市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作为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中的领航产业之一,出台适应产业发展现状的扶持政策,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国内知名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研发型企业——上海欣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翠亨新区。记者 王云 摄

2024年10月,中山印发《中山市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不到半年时间,政策再升级,进一步彰显了中山市政府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本次出台的新政立足破解行业“研发周期长、转化难度大、市场准入慢”等痛点,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创新生态三大维度精准发力,覆盖企业研发、产业化、商业化、国际化等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新政聚焦生物药、化学药(含仿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优势领域及细胞基因、合成生物等未来赛道,构建阶梯式扶持体系。其中,1类新药研发按实际投入40%分阶段予以支持,单品种最高可达6500万元;首次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研注册证(三类诊断试剂除外)并进行转化的产品,单品种最高支持600万元。针对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任务的企业,最高给予500万元配套补助。

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中山打出“金融+奖补”组合拳。推动设立产业创新联合体基金,发挥10亿元规模天使基金引导作用,为初创企业、种子项目提供股权和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对进入临床II期及以上的生物医药项目加大投资力度,企业购买生物医药科技保险可获最高20%的补助。对投资总额超1亿元的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固投补助;总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技改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奖励2000万元。对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医疗器械注册人自主生产和销售结算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按单个品种销售收入最高0.5%予以补助,1类新药年补最高500万元。

在优化产业创新生态方面,新政提出支持CRO、CDMO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对年度服务收入超千万元平台给予5%的补助。同时,对通过FDA、CE认证产品最高补助300万元。完善生物医药研发用品及特殊用品进口便利化,支持试行进境生物材料检疫新措施。

记者还留意到,新政在科研人才引进方面也设定了颇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例如,创新团队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支持,特聘人才补贴提升至200万元,在站博士后最高可获72万元的研发经费和补贴。新政还推出“人才服务包”,为高层次人才优先提供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服务。

自2024年2月18日,《中山市科技创新强市十五条》发布以来,中山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持续蓬勃发展。此次发布的“黄金十条”与之相辅相成,将进一步激发相关产业的活力与潜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新政详情


编辑 汪佳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