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这个爱心菜摊助特殊群体实现就业梦想!你有“帮衬”过吗?
发布时间:2025-02-21 来源:中山+

2月21日早晨,位于南朗街道社区康园中心楼顶的农场热闹了起来。来自该中心的几名学员摘下农场内成熟的蔬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蔬菜打包好,带上计量称,前往南朗市场摆起爱心菜摊。这个爱心菜摊是南朗街道社区康园中心2023年创新开启的一项名为“小菜摊”的辅助性就业项目。每逢周五,该中心便组织部分学员把在农疗基地种植的蔬菜进行售卖,一年多来,这个辅助项目获得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不仅帮助学员们实现了就业梦想,更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学员们采摘成熟的蔬菜。记者 缪晓剑 摄

学员自产自销
售卖所得补贴给对应个人

“卖菜咯!这是我们自己种的无农药、无污染的青菜,快来买……”“小能菜摊”位于南朗市场内部,摆放好蔬菜后,学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吆喝推销,有的负责重,有的负责算钱记录,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不到1个小时,他们带来的蔬菜便销售一空。

市民到“小能菜摊”买菜。记者 缪晓剑 摄

“学员们不仅仅是卖菜,这些蔬菜也是他们自己种出来的。”南朗街道社区康园中心社工项目负责人张南森介绍,近年来,该中心开展农疗康复服务,学员们在专业农艺师的指导下,在两个农疗基地种植生菜、茄子、玉米、辣椒、油麦菜、冬瓜等时令蔬莱负责浇水、除草、施肥、防虫等管理工作。

一开始,他们种植的蔬菜主要自己吃,后来发现蔬菜收成很丰裕,于是萌生了售卖的想法。2023年6月,在南朗市场和多方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小能菜摊”职业康复项目正式开启。

“小能菜摊”每批蔬菜大约能售得1000元,并补贴给对应学员。记者 缪晓剑 摄

张南森说,他们除了线下摆摊售卖,还利用微信群、公告板等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粉丝顾客线上预定。光顾菜摊的顾客多是附近居民、临近商户以及热心志愿者。当日,如有剩余的蔬菜,他们还会出售给长者饭堂。“我们按照时令季节种植蔬菜,一年大约会种植4至5批,每批蔬菜大约能售得1000元,售卖所得会补贴给相应的学员。”张南森说。

给予学员重新回到社会的勇气

记者了解到,这个辅助项目帮助学员们走出家门实现了就业梦想,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菜摊现场,今年27岁的阿杰(化名)有条不紊地帮顾客打包挑选好的蔬菜。如果不仔细询问,你不会发现他是一位精神疾病患者。“我患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在疾病影响下,我有时候会很狂躁,但有时又像得了抑郁症,非常低落。”说起病情,如今的阿杰坦然而冷静。

阿杰在来康园中心前,他曾短暂打过零工,但因病情反复,慢慢没了生活信心,最终留在家里选择了封闭自己。2022年,阿杰来到南朗街道社区康园中心后,参加各种康复项目或活动。在参加“小能菜摊”以及政企共建车间等就业项目后,他有了明显变化。“现在病情没复发过,情绪也变得更稳定,通过这些项目走出家门,增加了与人交流的机会,更给予了我重新回到社会的勇气。”阿杰期待地说,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社会再就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生。

看着学员们认真忙碌的样子,张南森信心满满:“‘小能菜摊’让学员们成就感十足,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期待。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推广和宣传拓展顾客,另外通过不断丰富蔬菜品种,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