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4时左右,南头镇中心小学2楼的电教室内,一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正在进行。与智能机器人互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也在实践中提升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智能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低龄段学生的AI启蒙教育?南头镇中心小学通过引入先进的大语言模型技术,开设AI教育课,打造沉浸式的人工智能环境,点燃学生们的科技梦想。
AI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寓教于乐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AI启蒙教育中也不例外。南头镇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王洁介绍,学校一贯重视科学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2024年9月起开设了AI兴趣班,并在四年级10个班开展AI通识课,让学生对AI“懂原理、会应用、不依赖”。

据介绍,该校AI通识课主要有四部分内容:游戏化的AI基本原理、AI与学科的结合、AI局限性的认识及用AI创作南头花灯。王洁表示,学校有3700多名学生,配备了6名专职科学教师和3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并在课后服务中引入校外教师资源,助力学生与AI接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南头中心小学所在的北帝村以花灯制作闻名,学校让AI技术与地方文化、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结合,让学生利用AI设计南头花灯,并为其撰写解说词,将优秀设计制成实物。
记者现场看到,课后托管时间,四年级10班的50多名学生端坐在电脑前,学习如何通过AI设计南头花灯,眼中充满了兴奋与专注。“AI课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学生郭梓涵兴奋地说。
“人工智能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它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得力助手。当学生能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南头花灯,利用AI为花灯写诗时,相信他们不仅会成为技术的使用者,更将成为文化传承的创新者。”该校校长卫坤说。
精彩科创课程让学生减负增效
据介绍,南头镇中心小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不仅引入AI大模型用于教育教学,还结合学校特色发展,在课后开设多样化的科创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记者看到,教学楼一楼设立了六七个宽敞明亮的科创室,设施齐全且新颖,提供编程、创客、无人机操作、3D打印、光电射击、无人机足球、无人驾驶车辆与船只、颗粒机器人等近十个信息科技类社团。每天放学后的课后服务时间,这里都会迎来一群怀揣科技梦想的孩子,他们在活动中探索未知,收获成长与快乐。
三9班的蓝博文和同学们沉浸在无人机篮球社团的学习中。他兴奋地说:“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我可以轻松操控无人机穿越两个白色篮筐,这种成就感让我非常开心,我希望通过学习,收获更多快乐。”

二10班的苏铠铭已在船模社团学习一年多,操控无人机得心应手,“科创社团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无人机操控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他自豪地表示,他已经进入了校队。
据悉,过去一年中,该校学生在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青少年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中,学生梁铭轩和欧阳睿分别在FFR ROBOT机器人单人对抗项目中荣获二等奖,苏铠铭和王谦组成的队伍也在双人对抗项目中荣获二等奖。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