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时值“国际零废物日”,五桂山街道旗溪村香樟公园草坪上一场以“无废中山 绿享未来”为主题的“国际无废日”特别活动在此举行。活动由中山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五桂山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通过成果展示、经验分享、艺术创作和沉浸式互动,生动呈现中山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吸引线上线下近万人次参与。
上午10时活动启动,中山市“无废文化”青年先锋队演绎改编版《如愿》宣传“无废文化”。随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中山市五桂山桂南学校、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作为“无废城市细胞”代表登台分享经验。

中石化通过油泥减量技术实现危废源头削减,推广光伏充电、电子化服务,打造“双管双控”环保标杆。桂南学校则将环保课程融入劳动教育,开设“生态砖制作”课程,利用矿泉水瓶填塞塑料制成墙体材料,厨余垃圾转化率达98%,成为中山劳动教育创新案例。中山益达则创新无水酵洗工艺,将单条牛仔裤耗水量从1500升降至7桶,污泥处置成本降低40%,获评“绿色工厂”。
活动后,市民手持互动集章卡,穿梭于香樟公园、不荒樟书屋、香樟市集、太和桥和篮球场五大主题打卡点,一边学习无废知识一边赢礼品,沉浸式感受“无废”理念。
市民李女士带着用旧牛仔裤改造的托特包,正带着5岁的女儿参加低碳大闯关活动。她边指导女儿闯关,边向女儿讲解“无废”理念在生活中的运用,希望以此培养女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家里的垃圾我们要做好分类工作,像一次性的塑料产品我们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另外生活中要注意节约哦……”

在“以书换蔬”摊位,市民们纷纷拿出自己家中闲置的书籍,换取新鲜蔬菜,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绿色手工坊”内,心灵手巧的市民们各显神通,将旧衣物改造成宠物新装,将旧轮胎、饮料瓶等变成一件件实用又美观的物品;“不加塑”涂鸦墙则在大家的尽情挥洒下,变成一幅独一无二、充满环保寓意的绚丽画卷,引得路人纷纷拍照留念。

据介绍,自创建“无废城市”以来,中山通过成立“无废文化”青年先锋队;打造“无废中山”IP代言人“小8”;开展“无废文化”科普活动入学校、进企业、下基层活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扩大“无废文化”知晓度,让更多市民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无废城市”。
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中山市在线建立管理平台,利用视频监控、蓝牙电子秤等方式,实现了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此外,将1.4万家危险废物产废企业纳入平台管理,并建立大医院上门收运、小医疗机构“快递式”收运的医疗废物收运模式。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达每年33.6万吨,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每天25吨,实现医疗废物100%市内焚烧处置。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