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山、投资中山为何成为他们心中“对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中山+

“无论您是博士硕士、本科还是大专,无论您是科学家、企业家、技术员、工匠还是创业者,中山一定有您的赛道。”3月30日,2025年“投资中山”招商推介暨“百万英才汇南粤”第十二届中山人才节开幕仪式上,“中山市引才形象大使”苏炳添通过视频热情推介中山。企业家、人才代表也纷纷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向世界讲述这座城市的无限机遇。

人才政策、科研支持
形成中山招才引力

“中山用宽广的事业平台和‘来了就是中山人’的归属感,给出了招引海外人才的满分答卷。”美国华人专家会会长、加州州立大学教授、博士王希萌是中山引进的人才代表,他高度评价中山的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中山兼具伟人故里的文化底蕴与大湾区的创新活力,是科学家‘仰望星空’与创新成果‘落地生根’的理想之地。”他还特别提到,“中山人才23条”给的全方位政策保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与自身研究方向的契合度、中山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优势,是吸引自己选择中山的关键因素。王希萌表示,每年将推荐海外博士、海外项目对接中山企业,并在中山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关材料科学领域创新技术,带教本地青年科研人才,还将通过国际平台传播中山人才政策。

第十二届人才节上,人才与企业进行对接。记者 余兆宇 摄

潘鸿杰本科毕业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国际贸易学位,目前于澳门科技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博士。他表示,“中山人才23条”中关于人才子女教育保障的支持,是其选择扎根中山的关键因素:“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这一政策让我能更专注地投入事业。”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脑信息与神经康复工程实验室博士张航是该研究院首批入学的人才,一直致力于利用脑电信号、生理数据等技术,开发睡眠障碍预警系统,可提前预测呼吸暂停等病症,为医疗辅助诊断提供新方案。张航表示,宜人的气候和研究院的科研支持是其扎根中山的重要原因。在导师指导下,他从硕士成长为博士,并计划毕业后继续留院,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为中山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广阔发展前景
让投资中山成为他们心中“对的选择”

鸿利达集团首席执行官蔡俊杰以企业十年发展历程为例,盛赞中山营商环境与深中通道战略机遇,宣布加码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工厂,深化大湾区产业协作。

蔡俊杰回顾,鸿利达2014年落户翠亨新区时,企业所在地尚为鱼塘蕉林,如今已建成现代化产业园,员工规模超1400人。他表示,深中通道通车将深中车程缩短至1小时,推动“双城记”迈向“同城化”,为企业整合两地资源、强化产业链协同提供关键支撑。蔡俊杰还点赞中山高效服务以及暖心政策:“这些让我们坚定追加投资的信心。”

第十二届中山人才节上签约的部分重点产业及人才项目。记者 余兆宇 摄

当天,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倧敏宣布,公司将在中山三角镇投资6.5亿元,建设"高性能汽车涂料研发生产基地及华南区域总部"。这一战略布局将进一步完善该公司在汽车涂料领域的产业版图,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朱倧敏特别感谢中山市政府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他表示,公司将充分依托中山的产业与区位优势,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圣奥科技董事长倪良正表示,公司将在中山建设华南总部及智能化产业基地,这是圣奥科技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举措。选择中山作为华南总部所在地,主要基于三大考量:一是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跃升为大湾区交通枢纽,有利于企业布局全球市场;二是中山作为“中国办公家具重镇”,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汇聚了圣奥科技70%以上的核心供应商;三是中山优质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服务展现出的“中山速度”。倪良正表示,中山通过“工改”释放的4万多亩产业空间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必将为更多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四川鑫洋投资集团董事长余金海表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正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深中通道的通车,更是为中山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中山优质的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深深打动了我们。”余金海表示,中山“重商赢商、政企一家”的服务理念,与鑫洋集团“服务文化”和“家人文化”高度契合。未来,他们将深入调研中山城市发展需求,在推进地产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商业、酒店、服装等业务板块在中山的发展机会。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