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孩”登台秀才艺!中山举行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中山+

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孤独症日”。3月30日,由团市委、市民政局、市残联、市少工委指导,中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以下简称“中心(宫)”〕、市青少年社会工作指导中心主办的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活动暨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成立四周年公益嘉年华活动举行,通过艺术展演、美术融合教育10周年成果展及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活动,为孤独症青少年搭建与社会对话的桥梁。

3月30日,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活动暨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成立四周年公益嘉年华活动举行。通讯员供图

当天,中心(宫)里琴声悠扬。舞台上,11岁的孤独症青少年小晨(化名)自信灵动弹奏着钢琴曲《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台下,其父亲眼眶泛红,满脸骄傲:“我从来没想过,也没敢想,他能有站在舞台上表演的一天。”

近1.3万人次孤独症青少年
体验到美术融合课程

2015年起,中心(宫)为中山市内孤独症青少年免费开设美术融合课程,累计提供美术融合公益课程超2200课时,服务孤独症青少年近1.3万人次。在中心(宫)大堂启动的“星梦启航”美术融合教育10周年成果展,展出了百余幅孤独症青少年美术作品,安静诉说着“星孩”的心声。

“星梦启航”美术融合教育10周年成果展展出了百余幅孤独症青少年美术作品。通讯员供图

“当艺术成为爱的语言,孤独便有了出口。这些画作可能少一些技巧的修饰,更多的是视角的纯粹与童真。”孤独症青少年小乐(化名)母亲看着孩子的获奖作品,满眼自豪。在艺术团学习绘画的小乐,曾凭借绘画作品《城市最美丽的风景线》,斩获“青少杯”中国青少儿书画摄影创作大赛特等奖。

画展旁设立的孤独症青少年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摊位则充满欢声笑语。摊位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山赛区承办的项目元素特点,设置“体”(感统运动合作)、“艺”(绘画音乐)、科普体验三大维度类型摊位游戏,累计吸引近300人次青少年参与。双人合作摇响沙锤旋律,以浮水笔绘制自己的专属星星……当普通少年与“星孩”并肩欢笑游戏,集章兑换礼品时,“接纳”“融合”的种子已悄然生根。


成立全省首个孤独症青少年艺术团
提供优质艺术教育

为让孤独症青少年享有学习艺术、走向艺术舞台的机会,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中心(宫)于2021年成立广东省首个孤独症青少年艺术团——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成立至今,艺术团累计开展非洲鼓、音乐、钢琴等公益艺术课程超1000课时,服务孤独症青少年近5000人次,为众多孤独症青少年接受优质艺术教育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中山市蓝星融合艺术团的成员上台表演。通讯员供图

活动现场,艺术团团员们为观众带来表演唱、乐器演奏、花样跳绳等9个节目。“对普通孩子来说简单的跳绳动作,对孤独症孩子却很难。从爬、跑、跳学起,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次尝试。”孤独症青少年小毅(化名)家长告诉记者,小毅自2023年4月进入艺术团体适能班,从听不懂指令、难以控制身体,到历经8个月首次成功跳绳,再到如今独立上课,他的蜕变让许多孤独症青少年家长看到希望。

为孤独症青年实现就业提供助力

在孤独症青少年体艺融合教育互动体验活动中,“花房厨房”星青年摊位前香气氤氲、热闹非凡。这是由中心(宫)孵化的中山市首个孤独症青年创业项目。摊位上,孤独症青年小军(化名)熟练地将柠檬茶饮打包,稳稳递到顾客手中。从最初需要教师辅助沟通,到如今能独立完成接单、制作、打包全流程,这群“星青年”的蜕变令许多驻足者动容。

“花房厨房”摊位上,“星青年”们正在制作饮品。通讯员供图

据悉,中心(宫)自2017年起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图书管理员、咖啡师、工厂实践、客房服务员实践、生存技能训练营等职业体验及就业培训活动累计80余场次,服务孤独症青年就业创业共计3000余人次,累计推动3名孤独症青年走上就业道路。

中心(宫)自2013年启动“星光道道”——关爱孤独症青少年公益项目以来,探索破解孤独症青少年社会融入、成长就业难题,累计开展社会融合、职业体验等逾400场公益活动,服务孤独症青少年及其家庭近4万人次。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浩勤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