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旧房子变了新模样,更没想到我先生题在墙上的字也能保存下来,住在现在的房子里,有念想也有希望,既安心又暖心。”3月31日,中山市大涌镇南文社区75岁的萧婆婆在修葺一新的房子里高兴地说道。
事情还要从中山市纪委监委开展全市困难家庭住房安全保障专项监督说起。
2023年底,中山市委巡察发现,个别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恶劣、房屋透风漏雨、安全隐患突出。针对该问题,市纪委监委迅速部署开展全市困难家庭住房安全保障专项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和各镇街开展全覆盖排查、“一户一策”制定危房整治方案,推动市镇协同发力解决资金筹措、规划报建、权属纠纷等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住房改造过程中,市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和各镇街下好绣花功夫,不是一味推倒重建,而是突出人性化关怀,充分尊重困难群众意愿,让困难群众房暖心更暖。
萧婆婆有一名52岁患有一级听力残疾、四级智力残疾的儿子,属低保家庭。他们居住两层砖瓦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外墙脱落、墙体开裂倾斜、屋顶瓦片损坏渗漏,经鉴定为C级危房。因产权问题一直未能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每逢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只能依靠社区临时转移安置避险。数年前,萧婆婆的老伴去世,生活的重担都压到萧婆婆身上,房子的问题成了她最担忧的事情。对此,大涌镇纪委联合城建、公服等部门成立住房安全调查组,通过每月调度、“一房一策”帮扶方案解决萧婆婆住房安全问题。
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萧婆婆的意愿,修复开裂墙体、翻新外墙,并在保障房体安全的前提下,不破坏萧婆婆家中墙上先夫留下的题字,保留了萧婆婆的一份念想。“我先生是一名书法爱好者,经常帮人写春联,他虽然走了,但看到他写的这些字,会让我觉得很安心。”萧婆婆说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山市纪委监委推动修订《中山市困难家庭住房改造补助实施办法》,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4类困难家庭可依规申请住房改造补助,2024年已有112户符合政策的困难家庭完成改造、妥善安置,含残疾人家庭76户,推动实现困难群众“居有所安”,让“百千万工程”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