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定位所在区域,选择办理事项,提交相关材料……在中山市小榄镇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梁小姐在机器上流畅完成了出具亲属关系证明(用于办理公证)的申请。同时,后台审核员手机上收到了“待审核信息”提醒。经过三轮审核,梁女士手机上收到了“业务办结”的信息提示,并现场下载打印好相关证明,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
近年来,小榄镇东区社区持续深化“10分钟政务服务圈”,提供了村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的可复制经验样本。4月1日,中山市村居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现场会在小榄镇东区社区召开,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及村(社区)业务骨干通过“实地观摩+经验共享”的形式,共同探索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新路径。

为企业打通政务服务“便捷通道”
走进小榄镇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以见到现场设置了9个服务窗口,涵盖租金收缴、企业服务、户籍、医保、基建、人社、民政、综合服务等类别。

据了解,东区社区位于小榄镇中心,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厂房出租、专业市场培育、商业服务为主体。“因此,9个窗口里有4个窗口是主要办理租金收缴和企业服务的。如果企业诉求无法现场解决,将会分类转办至职能部门跟进。”小榄镇东区社区便民服务站办事大厅专职副主任杨绮媚介绍,社区还构建了企业服务网格群,为辖区企业配备专属网格员,定期上门收集诉求并登记造册,同时开发了“智慧管家”小程序,方便企业线上进行诉求登记。
小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赖文盛表示,近两年,小榄镇结合企业、群众办事痛点,推出“10分钟政务服务圈”,“经过这段时间实施,企业和群众的反响非常好。以前因为各种因素离开了小榄的一批企业回来了,同时吸引了更多企业来小榄投资,居民创业也多了。”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小榄镇新增市场主体及竞争市场主体在全市占比约18%。
让群众“只跑一次”
居民服务方面,社区开设了4个“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去年5月起,社区公共服务清单从100项增至260项。“为更好地承载业务量,我们采取了统分结合模式,单独设立了2个主管业务窗口。”杨绮媚表示,社区目前分成3个居民管理片,划分86个居民网格,借助网格开展业务宣传推广,让群众知道“家门口”即可办事。去年,社区办证大厅业务量超7300件。

记者留意到,大厅9号窗口写着“政务服务顾问”。这是去年年底小榄镇创新推出的制度,镇级部门向社区派驻顾问并开展拓展服务、联合上门服务,以及对社区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指导。社区还推出了个性化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有上门收件、代理送件服务;针对新业态从业者,在‘暖锋驿站’设置诉求收集箱并安排专职人员对接。同时,为上班族提供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杨绮媚介绍。
“现在主要的是不用多跑,一次性解决!”在业务办理自助区,成功拿到证明件的梁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每一步流程指引都十分清晰,所有审批流程都会通过手机信息获悉,“不管是提前预约,还是临时到现场办理,基本上很快都能解决问题。”
在“粤智助”机器旁边,放置了自助电脑并配备视频设备,群众可以通过“视频办”连接到小榄镇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业务远程办理。

据了解,目前“视频办”已覆盖全市各镇街,实现1050个事项业务通办。“比如,东区街道的群众可以连线西区街道的工作人员,进行线上辅导,打破了地域和空间限制。”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科科长李琰说。
逐步构建“AI+政务服务”新范式
座谈会上,小榄镇公服办主任陈雪莲分享了四项创新实践,包括构建“镇-村-园区”三级服务体系,首创“政务顾问”制度实现政务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创新“菊城政务通”专窗模式,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特殊群体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引入AI智能导办系统,实现95%表格字段智能填充;全面推行证明事项电子化改革,2024年,全镇2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累计办理业务超16万宗。
坦洲镇公服办副主任徐慧芬聚焦数字化改革,分享了该镇的经验:建立“清单管理+三级培训+多元服务+闭环监管”的标准化体系,通过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和“坦宝”智能客服,使村居村级证明办理效率提升60%。
对于全市“AI+政务服务”部署情况,李琰表示,目前在中山云预约上线了政务服务AI导办小助手,群众可以通过对话了解相关业务办理,并通过反馈板块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针对企业服务上线了政策解读,企业和人才均可以通过问答形式了解相关政策。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也进行了人工智能的尝试,通过AI辅助招标文件错敏字智能检查,核验效率提升到90%。“我们正持续推动智能帮办、一键式联办等业务,不久的将来会上线。届时,群众只需一份表单、一份清单即可填写办理,不用再到处咨询。”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