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 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山市文明直通车开赴黄圃镇,开展移风易俗专场活动,旨在通过“城市文明大家谈”、舞台表演、互动环节和各色摊位,营造文明祭扫、厚养薄葬、孝亲爱老的浓厚氛围。

趣味小品
传达“厚养薄葬”理念
活动在舞蹈《相和歌》中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现场还设置了文明代言签名墙,市民可通过完成指定任务,领取“中山文明使者”徽章贴纸或精美纪念品。

随后上演的是小品《如此尽孝》。剧中,主人翁老张听从好友老李的建议,以自己“离世”为借口,让一对忙于工作的儿女回到家中。孰料,子女们回来后上演“坟头蹦迪”,还定制了“智能墓碑”“智能火盆”,令人啼笑皆非。最后,小品通过老李发声:“我们渴求的不是走后子孙们大力操办体面的葬礼,而是你们能常回家看看、给予陪伴啊!”

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看了小品以后感触很多,以前总觉得丧事要办得隆重些,才能显得对逝者的尊重。但现在,我明白了在老人在世时多陪伴、多关心,才是真正的孝道。”
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厚养薄葬’的理念,让老人在世时得到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而不是在他们去世后大操大办葬礼。这不仅是对老人的尊重,也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中山市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例如,黄圃镇通过村规民约,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并成立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目前,全市丧事平均办理天数已压缩至1到3天,费用普遍控制在5万元以内。
“城市文明大家谈”
为文明祭扫支招
当晚,市文明办、市民政局、黄圃镇政府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宣读了文明祭扫倡议书,呼吁大家摒弃传统陋习,选择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
在“一封家书”微家书分享环节中,分享者杨中林深情讲述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这种以家书缅怀先人的方式,不仅绿色、文明,还能让思念之情得以持续传承,成为一种独特的家风传承方式,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此外,“城市文明大家谈”成为活动的亮点。在这一环节中,殡葬管理中心代表、消防支队代表、黄圃镇代表等受邀嘉宾,围绕“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市民政代表、市殡仪馆副馆长江桂雄认为,“尊重传统习俗”与“倡导文明新风”之间并不冲突,提倡文明新风是呼吁大家改掉陈旧落后的行为习惯,用更加环保、安全、健康的方式代替;黄圃镇代表、黄圃镇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何振峰则提到,黄圃镇民风淳朴,大部分群众都能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自愿选择婚丧喜庆节俭简办,同时,镇里近年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全民摒弃陋习、树立文明新风,16个村(社区)已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建立红白理事会规范其运行。

消防支队代表邱伟豪提醒市民:“清明期间,祭扫活动频繁,火灾隐患不容忽视,希望大家尽量用鲜花代替纸钱,以这种环保的方式表达哀思,既安全又环保。”
趣味游戏中
学习移风易俗知识
活动现场设有多个宣传集市摊位,涵盖了移风易俗宣讲、游戏互动、民俗文化体验、DIY制作等多个板块。在“文明祭祀 绿色缅怀”宣传摊位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市民们讲解文明祭扫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在“戴柳祈福”DIY摊位上,市民们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丰富的集市摊位,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多个趣味游戏,包括垃圾分类小能手、移风易俗快问快答、移风易俗拼拼乐,以及射箭、丢沙包、投壶等传统游戏。市民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移风易俗的相关知识,还有机会赢取精美的文创礼品。

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清明节祭扫,总是烧纸钱、放鞭炮,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今天参加了这个活动,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文明祭扫的方式,比如鲜花祭扫、网络祭扫,既环保又方便。”
据悉,“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中山市文明直通车移风易俗专场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民政局主办,今年专场活动将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开展,截至目前已开进板芙镇里溪村、黄圃镇体育公园,接下来还将开进其他村(社区),进行理论宣讲、道德引领、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专场等活动。
多措并举
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
近年来,中山市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等部门,以“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活动为载体,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新风氛围。
为实现宣传工作的全域覆盖和精准触达,中山市构建了“线上+线下”“传统+创新”双轮驱动的文明宣教网络。线上,推出“云祭扫”“政策微课堂”等融媒体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累计发布推文超200篇,阅读量突破50万次;线下,推行“鲜花换纸钱”等活动,倡导市民文明祭扫,减少焚烧祭祀行为,从多方面引导市民树立文明新风。例如,东区街道开展“移风易俗进万家”系列活动,以90场实践活动带动超2万人参与。此外,全市发放倡议书、承诺书超2万份,让文明理念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
此外,中山市还印发了《中山市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树立文明新风的工作方案》,将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全市大力推广“乡贤调解”“道德评议”等柔性治理手段,形成了“两委干部主导、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目前,全市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已实现100%覆盖。
黄圃镇宣传和教体文旅办主任洪泽文表示,黄圃镇在移风易俗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修订村规民约、举办集体婚礼等,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传统习俗,还增强了村民的文明意识,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在活动现场,江桂雄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倡导文明祭扫,推广绿色殡葬。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编辑 周振捷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