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时30分,当许多人刚起床时,“00后”遗体整容师汤金漂已抵达中山市殡仪馆。查看工作单、清洗双手、整理工具,对着遗体深深地鞠躬后,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殡葬从业者有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灵魂摆渡人”,她认为,人生的最后一程不应只有黑色和白色,她要用手中化妆笔,替逝者给予家属最温暖的安慰,为逝者对这个缤纷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近年来,中山市从事殡葬行业的群体呈年轻化趋势,他们无惧偏见、乐观开朗,勇敢地跟周边的人分享“关于殡葬的那些事”,为行业带来了一股春风,收获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清明前夕,记者走进中山市殡仪馆,采访了两名刚入行的“00后”。

“00后”带着尊重和敬畏入行
4月2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中山市殡仪馆业务大厅采访时,汤金漂已先后帮助7具遗体上妆,让逝者体面地与家属告别。
2024年6月,汤金漂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工作不到一年,已经独当一面。随着一些殡葬题材影视剧所起的正向引导作用,演员们近乎真实的演绎,逐步揭开了殡葬行业的“神秘面纱”,让人对殡葬从业者多了一份理解,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来自贵州的汤金漂与许多年轻人一样,也经历过人生的迷茫。高中临近毕业时,她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不知道学什么,曾休学两年。期间她打过零工,期待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直到听一名朋友说起,她所在学校的王牌专业就是殡仪专业,就业率很高。“刚听到时,我首先感到的是震惊,因为之前我接触的都是传统的农村殡葬仪式,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人,没想到大学专业还要专门学这个的。”
当汤金漂通过网络、影视剧进一步了解行业情况,“我非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对遗体整容师肃然起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并为之而奋斗。”辗转了在多个城市实习,她去年来到了中山。
与汤金漂工作性质不同的是,出生于2002年的罗洪苑从事的是中山市殡仪馆业务岗,接触的人大部分是丧属。日常工作中,她需要协助丧属登记办理各种事项,主持告别式,通过贴心细致的服务给予丧属情感的支持和疏导。
“如果说,刚开始学习时,我们还带着好奇,随后在一次又一次实习中,我对逝者充满尊重和敬畏。”罗洪苑高中就读的是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就读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她表示,自己的职业选择似乎有点顺理成章。“我的大部分同学、朋友都是从事这一行业,只是专业分工略有差别”。
“每一名逝者生前都有一段彩色的人生”
每天到岗后,罗洪苑第一时间就要对接丧属,了解丧属所需要的服务。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当地的法律法规、殡仪馆的管理制度不一致,“当一些丧属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时,我们需要保持平静,给予耐心解释,用人文关怀换取家属的理解。”
更具挑战的是告别式,中山市殡仪馆设有大中小悼念堂3间,每天举办告别式10多场。罗洪苑需要提前与家属沟通,了解逝者的生平和喜好,定制个性化的鲜花布置和告别词。“特别是逝者名字,我们是一定要反复核对,千万不能够读错。”
在一次又一次服务中,她看过太多撕心裂肺的告别和伤痛,有耄耋的老者,也有早逝的青年。她渐渐懂得,对生者最大的抚慰、对逝者最好的告别就是在服务中努力做到零差错。
与活人化妆不一样的是,遗体化妆时,由于处于冰冻状态,相对不好上妆。一些不好上色的遗体,汤金漂有时还会出动自身常用的唇釉等帮忙。面对眼部塌陷的遗体,近年来也有填充技术可处理。“我相信,每一位逝者生前都有一段彩色的人生,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新技术,请教前辈或其他从业者。尽可能还原逝者生前肤色,把逝者整理得跟睡着无异,让逝者和亲友好好告别。”虽然入职不够一年,汤金漂说,已经收获了许多家属的感谢。
无惧偏见 阳光生活
工作中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装打扮,罗洪苑需要时刻保持严肃。不过,一下班脱下口罩,生活中的她笑起来会不自觉地露出两颗小虎牙,仿佛是青春最好的注脚。
在中山市殡仪馆,随着汤金漂、罗洪苑等年轻人的加入,除了带来业务创新,还有阳光的心态。她们把悲伤、压抑的工作环境和自己每天需要面对的生活分开,乐观地应对着殡葬从业者每天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罗洪苑表示,选专业时就取得父母的支持,但她知道老家的亲戚还是比较介意。“我不会主动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给亲戚,但当朋友问起,就没必要藏着掖着。”谈及择偶她还理性地说,“我不能接受另一半不理解我的工作。如果他不理解,那我们就不适合。”
汤金漂补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影视剧的普及已打碎很多“有色眼镜”。多年来,她的亲戚朋友知道后,很多人刚开始会感到好奇,更多的还是敬佩她的勇敢。“我们见过从三岁到百岁的逝者,所以我们会更珍惜身边的人,阳光地面对每一天。”
工作最忙时,一个上午要处理10多具遗体。尽管辛苦,汤金漂目前对行业还是充满憧憬,“我知道我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还要不断进步,用自己双手告慰逝者,为他们的人生画上一个体面的句号。”
编辑 汪佳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