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之际,中山各校纷纷开展清明祭扫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传承红色基因。
4月2日下午,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组织100多名师生来到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传承先烈遗志 弘扬革命精神”清明祭扫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整齐列队、静默肃立,敬献花圈,低头缅怀那些曾经在书本里认识的革命英雄们。祭奠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重温英烈事迹,在学习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在战火纷飞中坚守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该校校长肖学华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把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培育高技能人才、服务大湾区发展积聚力量。
近日,中山纪念中学组织师生及家长代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清明祭英烈活动。活动中,200多名纪中师生们在该校丹心亭前整齐列队,向13位英烈默哀,追思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英勇献身的壮举。

学校学生工作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雷立以“一片丹心昭日月”为主题,深情讲述了纪中英烈的感人事迹。南朗街道海湾社区老党员、老兵李保忠结合自身参战经历,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他勉励少先队员要珍惜和平、坚定理想,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实际能力建设祖国。学校少先队员代表卢俊铭以“接过先辈旗帜,续写青春答卷”为誓,带领全体同学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在亭前回荡,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随后,师生们列队从纪中出发,徒步前往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举行祭拜仪式。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纪念中学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实践课程,以实地参观、仪式化教学等多元形式,将革命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鲜活教材。在此次活动中,师生们深切感悟到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价值,进一步筑牢了“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根基。
在中山这片革命热土上,曾有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用生命谱写了壮丽诗篇。连日来,港口镇中心小学、三角镇中心小学、中山市丽景学校、东区紫岭小学等学校的师生,也分别打卡红色遗址,传承先烈遗志。
祭扫活动结束后,港口镇中心小学师生还前往五桂挑战者实践体验基地,开展“行走的课堂”爱国主义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同学们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各项战地模拟挑战,体验森林里跋涉的艰难、红军日常训练的辛苦、“飞夺泸定桥”的艰辛,以及战争时期独轮车运粮上山的辛劳。

在结民村村史馆,老战士陈余兴以亲身经历向三角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员讲述了发生在乌沙的革命先烈英勇故事。通过陈爷爷的讲述和场景模拟,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