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迪四川”)数据要素研究中心重磅发布“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广东共有10市上榜,分别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湛江、惠州、中山、肇庆、江门,其中中山排名第68。
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100强

本次评价将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北京、上海、重庆、天津4个直辖市,293个地级市和30个自治州作为研究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将“市场保障”“产业基础”“数据供给”“流通应用”和“安全治理”五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
榜单前五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在市场保障、产业基础、数据供给、流通应用以及安全治理五项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成熟度高,示范作用显著。
赛迪四川分析,广东省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先行省份,自2021年启动改革以来,通过构建“1+2+3+X”制度框架,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共数据开发的一级市场与市场驱动数据交易的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格局,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山市作为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在数据要素领域成果渐显。今年2月,中山重磅发布《中山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要素供给、场景应用、产业培育、生态优化四大维度推出17项举措。在数据要素释放方面,中山计划建设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推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公共医疗、政策法规等公共数据开放。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工作,对达到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评估费用补贴,并同步开展数据资产优质单位评选,予以相应表彰。此外,中山还支持企业开放语料,将按照语料共享使用情况,对相关数源单位给予奖励。

当前,中山已实现首个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深圳—中山)揭牌运营、首张政务数据资产登记凭证、首张企业数据资产凭证、首单数据资产入表等生动实践。同时,中山积极推动开展首席数据官、数据经纪人、政银数据融合创新应用等试点,通过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赋能金融、保险、监管等领域,进一步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