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山市兴中广场洋溢着春日的甜蜜气息,一场以“玛瑙红樱桃”为媒的东西部协作在此拉开帷幕。作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的“北纬26°红宝石”——红樱桃不仅承载着西部山区的生态魅力,更成为粤黔两地产业协作、消费共融的鲜活注脚。

当天,“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玛瑙红樱桃品鉴推介会”与中山市消费嘉年华系列活动之“山海情深・黔珍好物”节启动仪式同步举行,标志着东西部协作从农产品产销对接向全领域消费融合迈出新步伐。
产销对接“落地开花”
两场签约夯实协作根基
在推介会现场,产自北盘江畔的玛瑙红樱桃成为焦点。这里独特的亚热带河谷气候与充沛光照,孕育出果色艳丽、核小汁多的优质樱桃,富含维生素、花青素等营养成分,被誉为“可以吃的红宝石”。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当地与顺丰等物流企业共建“黔粤冷链专线”,通过优化包装、降低物流成本,实现樱桃从枝头到湾区货架的“48小时极速达”。“过去深山好货难出山,如今借助广东成熟的消费市场和物流网络,我们的樱桃不仅新鲜直达,更成了‘网红产品’。”水城区发耳镇党委副书记詹杰表示,此次携樱桃亮相中山,正是希望以果为桥,让更多人认识发耳的生态优势与产业潜力。
推介会现场,发耳镇人民政府接连与贵州乡里乡亲贵粤荟中山馆、中山市乐鲜生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市场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地产销对接机制进一步细化。前者将依托中山本地商贸平台,搭建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展销渠道;后者则聚焦供应链优化,推动樱桃等特色产品规模化进入湾区市场。

“我们看中的不仅是樱桃的品质,更是六盘水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与协作政策的红利。”中山市乐鲜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探索“基地直采+电商直播+社区团购”模式,让更多“黔货”融入广东消费市场。
数据显示:通过东西部协作,2024年发耳镇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占比达60%,“小樱桃”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山海情深”再升级:
九大活动构建消费新生态
活动现场,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六盘水市驻广州办事处等8家单位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山海情深・黔珍好物”节正式启航。
作为中山市消费嘉年华的重要板块,该活动以“东西部协作”为核心,打造“线上商城+线下展览”双线融合模式:线上在云闪付平台开设农特产品、旅游项目专区,线下在兴中广场等商圈设置贵州、潮州特色产品展区,涵盖非遗手作、民俗表演、美食体验等多元内容。

据中山市商务局介绍,此次活动创新“3+N”模式:“3”即推动东西部协作政策落地、加大“以旧换新”力度、融入“百县千镇万村”工程;“N”则包括9大特色子活动,从“券购中山”消费券发放到“智慧中山”科技惠民,从“健康养生节”到“茶饮咖啡节”,全方位整合文旅、商贸、民生资源,实现“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
“这不仅是农产品的展销会,更是两地文化、产业、消费的深度对话。”六盘水市驻广州(中山)办事处副主任张云沛表示,通过“黔货出山”与“粤品入黔”双向流动,两地正从单一的产品对接转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山累计引导120余家企业赴六盘水投资,助力当地300余种农特产品进入湾区市场,销售额突破15亿元。
从田间枝头到城市商圈,从产品推介到消费嘉年华,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不仅书写着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更勾勒出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当西部的“生态颜值”转化为东部的“消费价值”,当东部的“发展经验”反哺西部的“产业升级”,一幅“粤黔共建 山海相连”的时代新篇正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乌蒙山区之间铺展。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