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区街道马岭社区股民代表林叔一行将一面印有“民生工程解民忧 为民服务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社区,并感激地说:“社区党委听到村民的呼声后,主动作为。现在家门口停车更方便了,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了。”
记者从南区街道了解到,自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以来,截至4月15日,南区街道累计发动驻点团队、驻村工作组、村(社区)等党员干部3300余人深入居民群众家中,走访8900余户,收集问题及建议1516条,办结问题1085条。一桩桩民生难题的解决,串联起各方协力攻坚温暖民生“幸福纽带”。

党员干部深入居民群众家中,听取民声。记者 徐钧钻 摄
林叔对记者说,他家住在马岭社区梅坪村,每日上下班、接送小孩上学放学,必经梅坪大街。然而,周边的厂企员工随意停放车辆,到了高峰时期造成周边道路拥堵,对村民造成了普遍困扰。“老人小孩过马路的时候,由于汽车乱停乱放造成视野盲区,每次都心惊胆战。”“有时候甚至把我们的消防通道给堵了,万一发生事故,不堪设想。”通过“四个万家”社区党委听到了梅坪村村民的呼声,迅速行动起来。
4月上旬,马岭社区党委及驻村工作组的推动下,各方达成一致意见“由企业、厂房业主等共同出资,社区党委联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南区供电分局对梅坪大街两侧部分闲置荒地进行清理、硬底化处理,建设为临时停车区,规范周边厂企员工车辆停放行为,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目前该片区相关地块已完成清理施工,新增规范停车位多达数十个,极大缓解周边道路的停车难问题,沿线交通秩序和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没想到反映诉求后,家门口的智慧公交站5天就建成了!”在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工作的张博士,如今每天乘坐新开通的K19路公交往返园区与人才公寓。南区街道相关部门在“四个万家”工作中了解到,中山市科学家小镇存在“周边公交站点少,通勤不便”的情况,立刻联动市、街道等6个部门成立工作小组分析研判、实地勘察、规划选址,仅5天时间就在园区门口建成全新智慧公交站,确定020、652、K193条公交线路,基本覆盖科学家小镇的人才通勤需求及周边群众出行需求。
在城南社区,一名单亲妈妈由于照顾幼儿无法分身实现就业,陷入了暂时的经济困难。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得知其困难后积极联动就业资源,介绍其到该小区的一间茶饮店兼职。得悉宝妈结婚前有过直播带货的经验,社区还鼓励其直播为茶饮店带货。在良都社区,社区党委以“设摊听需+入户访忧+云端纳言”精准掌握民生痛点,通过整合利用闲置地因地制宜打造“微景观”、科学规划停车场、增设充电桩等26项民生“微实事”,有效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闲置地成卫生黑点”“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民生问题。
“一个人,一支笔,一个本,走到哪里记到哪里。”南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四个万家”行动以来,南区的党员干部手持民情日记本,用笔触记录民情,用行动纾解民忧,形成了“村(社区)优先处理—驻点协同处理—职能部门专业处理”三级响应链条,推动民生诉求落地。未来,南区街道将把这一暖心机制作为矛盾化解的源头活水,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