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中山市香山书院内古韵悠扬,众多粤剧爱好者齐聚一堂,通过故事分享、经典剧目展演等形式,致敬粤剧宗师红线女,探讨红派艺术的当代传承,让“红腔”魅力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活动伊始,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的学员们身着表演服,款款登台,带来红线女老师的经典代表作《荔枝颂》。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好佳果,品种各异,爽口桂味肥浓糯米糍,荔枝早熟早上市,三月红有名气,增城挂绿美名驰,黑叶荔枝甜又脆……”学员们的精彩演绎,仿佛将现场观众带入了荔枝飘香的岭南盛景。
“红线女以《荔枝颂》唱响四海,凭《昭君出塞》惊艳梨园,用七十载躬耕将红腔凝成岭南文化血脉。”红线女之子——马鼎盛先生带着对母亲的深情回忆与对粤剧的热爱,向场观众讲述红派艺术背后的故事。他提到,红线女不仅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经典形象,更有着深厚的艺术使命感,她致力于粤剧唱腔的革新,如《蝶双飞》唱段,将粤剧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让粤剧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的生命属于艺术,我的艺术属于人民。”这是红线女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生的写照。马鼎盛现场动情地说:“一个地方剧目的演员,有这么高的荣誉,是党和国家对红线女的肯定,她将爱国情怀融入艺术,为粤剧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句简单却饱含深情的话语,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深刻感受到红线女对粤剧的热爱与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活动现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院长、广东香山粤剧团艺术总监邓志驹回忆道:“红线女老师多次来到香山粤剧团指导、辅导,她对中山剧团的关心,让我们深受感动。”邓志驹与马鼎盛合作表演《步月抒怀》,一位慈祥和蔼、有学识、有正义感的长者形象,在两位的演绎下活灵活现。

当天,粤剧学院的副教授周腾飞和学员们也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昭君出塞》。舞台上,表演者的唱腔婉转悠扬:“怀抱琵琶别汉君,西风飒飒走胡尘。大雁南归寻故地,昭君北去为和亲……”周腾飞表示:“红线女老师要求我们把广州话说好,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一首曲要唱一百遍,字斟句酌。”学员欧阳铭淇则认为,对粤剧的宣传至关重要,只有让大家了解粤剧的特点,才能对其产生兴趣,进而深入了解和学习。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感悟:“我是粤剧学院的学生,学习粤剧4年了。虽然我们没有与红线女老师接触过,但老师们讲述的红线女老师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们学习粤剧的想法。”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