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墨韵启新程!《香山少年报》与东凤东海学校共建校园通讯站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香山少年报

为推动校园新闻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4月22日上午,“学子漫卷书香气,少年执笔写时代”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以下简称“东海学校”)“读书月”启动仪式暨《香山少年报》校园通讯站揭牌仪式圆满举办。

仪式上,《香山少年报》负责人向东海学校授予校园通讯站牌匾。记者 冯明旻 摄

“学子漫卷书香气”

“好书好经典是我的良师、我的益友,是我的七巧板、方法论,也是我的指南针、世界观,它们告诉我怎样去和奥秘无穷的宇宙深谈,也教会了我,如何去爱才能让自己的灵魂有趣而温暖,墨迹书香润少年,含英咀华着颜色,少年起风景,最美是书香。”活动伊始,东海学校603班黄莉郦、陈思乐同学带来暖场表演,朗诵《书香少年》。琅琅童声带领听者进入阅读的世界,同学们对“读书月”的到来满怀期待。

东海学校603班黄莉郦、陈思乐同学带来暖场表演。记者 冯明旻 摄

随后,606班何雨晨同学上台分享阅读心得。他结合自己参与衍纸创作的经历,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演形式,讲述了自己长期以来的阅读感悟。“阅读就像衍纸一样,从最开始的点滴积累,逐渐构建起我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得到了知识,更让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了积极的改变。”他分享道。舞台上的学子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少年漫卷书香气”在此刻具象起来。

606班何雨晨同学上台分享阅读心得。记者 冯明旻 摄

活动现场颁发“校园阅读之星”奖项。东海学校副校长吕凤梅宣布“读书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她在致辞中表示,阅读是同学们丰满羽翼的力量源泉,通过阅读能够扩宽视野,丰富心灵,让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拥有更坚定的信念,更广阔的胸怀。“愿每一位师生都能在‘读书月’里,与好书相伴,在学子漫卷的书香气中,让心灵得到滋养,让思想得以升华,愿你们在知识的探索中不断前行!”致辞最后,吕凤梅寄语全体师生。

东海学校副校长吕凤梅在台上致辞。记者 冯明旻 摄

“少年执笔写时代”

仪式上,《香山少年报》负责人向东海学校授予校园通讯站牌匾,并为首批入选的25位校园小记者颁发聘书和小记者证。这意味着,在“读书月”的重要契机下,东凤镇首个《香山少年报》校园通讯站在东海学校正式成立,“报校联手”协同育人的故事在此开启新篇。

东海学校首批入选的25名校园小记者获颁聘书和小记者证。记者 冯明旻 摄

“书籍是智慧的种子,是文化的火炬,更是照亮未来的明灯。”小记者代表、502班的项添翼同学在发言中表示,成为首批校园小记者的一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号召全体同学,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用阅读磨砺专注力,用阅读激发想象力,用阅读凝聚行动力,让阅读成为习惯,用笔尖记录校园生活中的闪耀时刻,让书香与笔墨香浸润童年。

现场,《香山少年报》负责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培训新闻写作课。负责人不仅细致介绍了《香山少年报》的办报情况、版面特色、栏目定位和日常实践活动内容,还通过讲解《夜路惊魂》《姥姥》等优秀投稿习作,从“选题:聚焦日常的高光时刻”“叙事:制造情感过山车”“描写:让文字长出眼睛和耳朵”“立意升华:在故事结尾点亮灯塔”“语言:打造会跳舞的文字”“修改口诀:让文章更完美”等6个方面,为同学们分享了丰富实用的写作诀窍,帮助同学们提升写作水平。同时,她鼓励同学们成为生活中“追光者”,以少年特有的好奇心与观察力,发现平凡日常中蕴藏的美好,用灵动鲜活的文字和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定格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香山少年报》负责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培训写作课。记者 冯明旻 摄

东海学校语文教师王晓言表示,校园通讯站的设立,无疑为东海学子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观察力,提高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当他们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认可的时候,我想这一份自豪是无法代替的。通讯站的设立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她表示。

“我很荣幸能当上小记者。”当被问及成为校园小记者的感受时,东海学校603班黄莉郦同学难掩兴奋,她透露,今后会认真观察校园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在采访、写作时学以致用,同时号召身边同学参与其中,锻炼写作能力,积极将自己的优秀作文投稿到《香山少年报》的平台上。

资料卡片

作为中山日报社主办的首份服务广大少年儿童的校园专刊,《香山少年报》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立德树人的使命,于2023年9月13日正式出版发行。当前,《香山少年报》已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40多个校园通讯站,覆盖15个镇街。通过及时获取主题征稿信息、掌握学生作品发表动态、触及校园新闻线索,校园通讯站当前已成为“报校联动”的有力抓手和关键纽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展示平台,为学校带来更专业的宣传渠道,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亲子全员读报新风尚。

中山市东凤东海学校是经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批准,由华南国际吉东教育集团于2007年兴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现有71个教学班,在校生34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达34851平方米,建筑面积20306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40%。学校以“创优质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四德学子,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秉承“与书为友,与人为善”的校训,努力营造“博爱和谐,诚信有礼”的校风,立足书画育人的特色,铸就“自主合作,分享成功”的学风和“责任严谨,赏识创新”的教风,始终贯彻“进步就是优秀,成长就是成功”的价值观。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中山市绿色学校、东凤镇“五好”党支部、中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中山市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中山市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中山市交通安全教育文明学校、中山市无烟学校、中山市食品安全A级单位、中山市中小学规范化食堂、中山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AAAA级单位、中山市“五好”关工组织、“中山市安全行车文明单位”等。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陈彦  三审 查九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