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大思政·大师资·大课程”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培训活动暨中山纪念中学(以下简称“纪中”)教育集团课程思政展示活动在中山市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纪中承办。
近500名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界人士到纪中参访交流,通过现场观摩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体会新课程体系与新教材内容的实际应用成效,并通过学习为学校“双新”实施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省级活动走进纪中
“大思政·大师资·大课程”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培训活动,具体包括开展专题讲座、分组研讨、案例分析和学校参访等。其中,在学校参访环节中,主办方组织学员到广东省省级“双新”典型校包括纪中等学校参访交流。

在纪中的活动现场,课程展示环节开设“教育集团成员校书记、校长课程思政”“科学探究类课程思政”“人文涵养类课程思政”“模块及社团类课程思政”等四大类共21节课程思政精品课,并邀请与会者观摩纪中管弦乐团、舞蹈团、美术模块活动以及攀岩社团的学生展示活动等。
本次活动还为中山纪念中学教育集团“大思政课”建设研究工作室揭牌。
记者了解到,纪中作为广东省首批普通高中“双新”建设示范校,历经三年实践,以“思维+空间”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突破,通过教研共同体平台搭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教育集团化背景下校园文化一体化推进等创新举措,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中,纪中教育集团发挥党组织书记、校长的“头雁”作用,火炬一中、火炬二中、民众中学、浪网中学、云衢中学、龙门县高级中学六所成员校书记、校长,领衔开发课程思政精品课。
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开展跨学科研讨;结合GAI工具教学,引导学生设计航天器方案;通过案例分析与急救实操,融入中医药文化,强化社会责任……在本次活动现场,纪中教育集团六所成员校书记、校长,展示他们立足各自学科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的亮点。
本次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太赫兹科学应用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卢桂萍,与纪中教师于贺辉,也在现场展示了双方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中山纪念中学(共建)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实验室,开展AI+思政课堂教学的亮点等。
该课程采用“大学-中学双师”授课新形式,打破初高中学段壁垒,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大学—中学有效贯通,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纪中模式”为全省提供可推广范式
“本次活动展示纪中自‘双新’示范校建设以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开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的探索成果。”纪中党委书记林加良介绍。

林加良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纪中将着力开发“三全三动四+”思政范式,坚持党建领航,通过营造全层级联动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全链条驱动的大师资矩阵、构建全场域互动的大课程体系,以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带动全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彰显名校担当。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教育学院教授,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委会理事长周峰表示,从学科思政元素的深度开掘到跨学段资源的协同整合,从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联动,从“思维+空间”课堂改革到集团化办学的辐射引领,纪中实践为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难题提供了方法论。
“纪中的文化筑基、科技赋能、五育共生的育人路径,为全省深化‘双新’实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可推广的范式。”周峰寄语纪中,要将“大思政、大师资、大课程”建设的有效探索进一步凝练提升,为助力广东省打造新时代立德树人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陈雪琴 二审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