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哪里是你的家,我回答向东方走……”“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4月22下午3时,中山纪念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内传来阵阵朗诵声。这是中山市第七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现场,17位患有视力障碍的诗歌朗诵爱好者在这里切磋比试,用声音表达对生活和阅读的热爱。

通过朗诵不同作品
选手展示出对生活相同的热爱
比赛中,一位位参赛者走上舞台,用诗歌或散文诉说内心的情感。一头利落短发,身穿白色外套搭配连衣裙的刘丽,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来到台前,朗诵作家李瑛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诵读到动情之处,刘丽不禁红了眼眶。

“这首诗歌我曾多次朗诵过,就是希望给在黑暗中的盲人朋友传递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朗诵结束,刘丽仍意犹未尽。刘丽今年65岁,1998年因视网膜病变,她丧失了视力。不过,她并没有被黑暗击垮,而是努力适应看不见的世界。不会盲文,她便借助手机读各种文学书籍,“虽然看不见,我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去听书、听新闻,去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每读到一篇文章、一段话,我眼前就会出现书里描述的画面,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刘丽动情地说。
“当雪花开始纷纷飘落,我心里轻轻地唱着歌……”43岁的廖国燊在台上用真挚、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诵了琼瑶的散文《当雪花飘落》。廖国燊是东凤人,出生时被诊断患有先天性白内障。2006年,他的视力急转直下,变得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影。黑暗中的生活让他跌入谷底,廖国燊将自己的心封闭了近7年。2013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在一场盲人朗诵活动。“我发现盲人的朗诵不比健全人差,也可以如此感人。”自此,廖国燊对朗诵和阅读产生了兴趣。他借助手机上的读屏软件阅读各种文学著作或新闻。廖国燊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以及《穆斯林的葬礼》是我特别喜欢的书,已经反复听了很多遍。每一次听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会给我当下的生活带来启迪。”

让每个梦想都有绽放的舞台
据悉,本次活动由市残联指导,市盲人协会、广东狮子会菊城服务队共同主办。看着选手在台上富有激情地朗诵,市残联副理事长李艳娟内心十分感动,“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市盲协在这里举办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很有意义。盲人朋友们通过朗诵的方式展示了自信和风采,也通过阅读感悟了人生道理,走出家门从而融入社会。”
市盲人协会会长李炜梅介绍,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始于2018年,迄今已举办7届。随着赛事制度的不断成熟,比赛的参与层次和选手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组织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今年共有17位选手报名参加,朗诵主题包括爱国、感恩、思乡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视力障碍群体读书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有传统的盲文书籍阅读,还有电子书籍阅读,更有电子有声阅读等等,能满足不同盲人群体的阅读需求,让我们在黑暗中也可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多年来坚持举办这个比赛活动,也是希望每个有梦想的盲人朋友能有一个展示的舞台。”李炜梅表示,未来,市盲人协会将面向更多视力障碍的朋友开展培训活动,搭建更多的平台,鼓励更多的盲人朋友通过阅读拓宽视野,也呼吁社会能够创造更好的无障碍阅读环境,为盲人阅读提供便利。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