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收费”双轮驱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探索“自愿惠享付费”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山+

4月22日上午,南朗街道退休居民翁秀娟、李小清刚刚学完一堂音乐课,然后有说有笑地离开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4月23日上午,在同一地点,同一教室,又迎来一堂“悦趣学堂”面部彩绘课。不同的是,音乐课是免费的,彩绘课是收费的。这是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普惠+优享”双轮驱动,探索出公益惠民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免费课程全靠“抢”
满员率百分之百

 “一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这样的安排让晚年生活更欢乐。”刚走出教室的退休老干部李小清告诉记者,这次音乐课学习的是《甘南草原美》《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我们学得不错,基本上都会唱了。”

面部彩绘课程。记者 王云 摄

翁秀娟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她告诉记者,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未开设相关课堂之前,她经常要赶在7点半之前坐上12路公交车,前往城区学习。“现在可方便了,在南朗街道就可以学习自己想要学的,包括太极、民族舞、书法等,课堂非常丰富。”翁秀娟说。

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访一间间教室。在绘画室,摆放着许多已完成的油画,它们静静地“站立”在偌大的空间里。处于待业状态的王胜媛正一笔一画地填充着数字油画。中心社工吴杰东告诉记者:“这些油画待全部完工后,还将举行一场展览,让学员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这是沉浸式的画画,能够让我的精神得到放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解压方式。”王胜媛告诉记者,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受用,让整个待业期间得到“充电”,并不会感到慌张。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赞扬。翁秀娟告诉记者:“到这里上,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打发退休时间,最重要的是让身心健康。”

记者了解到,这些课程均为免费。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小程序上线之后,由居民自由选课。“一般情况下,免费课程上线之后,很快就会抢完。目前,中心活动的满员率达100%。”中心社工吴杰东说。

付费课程更热门
低偿优享专业课

 “我们还积极探索‘公益基础保障+低偿普惠优享+市场品质提升’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模式。”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林威告诉记者,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构建“居民受益+中心提质+辖区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的居民。记者 王云 摄

记者获悉,新模式启动1个月以来,已累计开展普惠性优享公益活动32场,服务群众超700人次。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针对传统普惠性公益活动“广覆盖易、高品质难”的痛点,大胆创新,探索“自愿惠享付费”模式,通过建立“财政补贴50%+个人承担45%+市场让利5%”为基准的浮动成本分担机制,首期推出了烘焙手工、文娱技能和研学活动三大系列优享课程,满足了居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服务的需求,有效推动优质资源长效供给和服务品质持续迭代。

率先探索普惠优享改革的是“顶流”项目——“悦趣学堂”普拉提课程。“我感觉自己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挖到宝啦。”庄小娜感受到普拉提课程的新变化,直言整个体验感简直绝了。“原本以为普拉提会很难,没想到授课的芝芝老师既可爱又超有耐心。每一个动作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还会走到身边纠正姿势,让我这个运动小白也能轻松跟上节奏,课程内容丰富有趣,每次上课都像是一场充满活力的探索之旅。”

庄小娜告诉记者,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里提供这么棒的课程,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和精彩。期待以后能继续幸运地抢到普拉提课。我已经迫不及待和小伙伴们继续‘解锁’新技能。”

“以往,传统普惠性公益活动主要依赖财政补贴,我们现在通过引入个人承担和市场让利,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了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林威表示,这种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普惠性公益活动“量”与“质”的双提升,越来越多高品质活动“空席位”吸引“新面孔”居民加入社群活动大家庭,为普惠性公益活动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专业授课+以学助教”
让学员转为公益导师

“我很喜欢弹古筝,现在成为公益导师,我希望能把自己学到的古筝知识传授给大家,让更多人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古筝课基础班公益导师黄玉坚告诉记者,2024年在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接触古筝课程,通过持续学习,在2025年2月考取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一级证书,目前由学员转变成公益导师。

南朗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的满员率达100%。记者 王云 摄

古筝基础班助教阮桦也是在2024年接触古筝课程,通过持续学习,同样在2025年2月考取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一级证书,目前正在南朗党群服务中心当公益助教。“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给我平台和学习的机会,我愿意尽我所能回报社会,服务他人。也希望通过教导他人,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实践出真知嘛!帮助别人,也提升了自己。”阮桦说。

记者了解到,古筝课程采用的是低偿收费服务。南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采用“专业授课+以学助教”相结合,严把师资质量关,根据学员基础个性化开设课程,实施动态化教学管理。同时,该中心创新性地打造了“参训—成才—反哺”的闭环链。其中,在古筝普惠课程中,2024年累计培养学员34人,其中13人成功通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一级考核。目前,已有2名优秀学员转型为公益导师,并带教12名新学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良性循环。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