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省妇联在中山召开全省三新领域妇联推进会,中山市妇联作为地市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会后,还举行了中山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代表分享沙龙。
全市累计建立“三新”
领域妇联组织6204个
作为全省“三新”领域妇女组织全覆盖工作试点城市之一,去年以来,中山市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发挥执委带动作用,率先在“三新”妇联执委所在行业、企业建组织,实现了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构建起党组织领导、妇联组织主抓、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中山实体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是建立妇联组织的重要阵地。”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余建思介绍,市妇联推动明阳集团等标杆企业建立妇联组织,并依托古镇灯饰、火炬高新产业集聚区等建成26个妇联组织。为拓展覆盖面,在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家协会、镇街商会、青年企业家协会以及省级异地商会建立妇联组织,并向下延伸推动商会会员企业建立妇联组织,依托中山市社会组织总会成立妇联。
中山新就业群体性别分布差异明显,女性更多倾向于从事网络零售、直播等轻体力行业,如宝妈直播创业联盟、“探花姐姐”花木导购员队伍。在市妇联的推动下,去年,“探花姐姐”以及交通运输、快递、外卖、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等先后建立妇联组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立“三新”领域妇联组织6204个,覆盖新经济组织9924个,新社会组织417个,新就业群体5000多人。
余建思表示,凝聚“新力量”组织建设有形覆盖是第一步,实现有效运作才是关键。比如,中山保障房小区祈安苑成立妇联后,有效探索出“灵活就业+居家作业”的“微工坊”模式,就地帮助100多名困境妇女实现就业增收。一年来,收集社情民意300多条,解决小区问题200多件。
“抱团式”建立妇联组织
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
从工业园区到田间地头,从社会组织到小微企业,去年以来,中山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妇联组织,在不同领域促进企业、产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现场,4位来自“三新”领域妇联组织的代表分享了背后故事。

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妇联从筹备到正式成立,仅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园区女性职工占比在35%—40%,园区妇联一成立,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妇联副主席梁韵怡表示,她们根据女职工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健康义诊、职业培训等活动,并在园区配置了女性日常卫生保健用品等;收集企业需求并反馈园区管理部门,帮助解决企业难题,推动园区整体发展。“员工感受到关爱,工作积极性高了,人员流动少了,企业发展就更稳了。”梁韵怡说。
横栏镇“探花姐姐”妇联主席陈小静表示,“探花姐姐”妇联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逐步搭建起花木行业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探花姐姐在品种培育、电商营销、文旅融合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助推横栏花木产业的发展。“之前很多探花姐姐提出,我们的种植技术比不上广州、佛山等地。我们将这个问题反馈给横栏镇妇联后,她们帮忙争取了华南农业创新中心的讲师资源,为大家免费教授育苗技术和种养技术。”
黄圃镇商会妇联于2023年12月成立,是该镇首个新社会组织领域妇联,覆盖200多家会员企业。“商会妇联的成立凝聚了思想和力量,通过妇联的荣誉表彰与事迹宣传,女企业家荣誉感和归属感更强了。”黄圃镇商会妇联主席吴海珊表示,商会妇联还组织培训,帮助女企业家提升电商技能,开展供需对接座谈会,促成12家企业合作项目。同时,不断丰富家庭服务,举办“民法典”讲座、“婚姻家庭沙龙”等。
西区街道慧爱家妇联凝聚了一批民办教育企业。该妇联主席杨春燕介绍,妇联组织成立后,通过沙龙、讲座、青年交友联谊活动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并打造特色家庭教育“活动产品”。同时,常态化开展亲子公益集市、读书会、养生活动,筑牢妇联品牌项目。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