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人类社会结构分成三个层次,上层是上层建筑,下层是经济基础,中间还有个过渡环节,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上端紧挨着上层建筑,有文化属性;下端连接着经济基础,又有物质属性。可以说,民俗文化是物质到精神的第一个飞跃,起着天然的“二传手”作用。那么,民俗文化如何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肌理?如何为现代人提供身份认同和精神坐标?岭南民俗文化有哪些特征和价值?
4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建中将做客香山书院,与市民读者共同探讨民俗的生活意义。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教学科研工作。
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2024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题
民俗的生活意义
时间
2025年4月26日(周六)
上午10点
地点
香山书院大讲堂
报名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请提前15分钟到场签到

以下两种到达路径供参考:
1、从金钟湖公园大石头入口,进入公园,至古香林公园(左侧)拾级而下,竹林边一层建筑即香山书院大讲堂(南山竹院);
2、到达中山市儿童公园地面停车场,往右侧步行,依次经过香林阁、古香林寺,到达香山书院大讲堂(南山竹院),约15分钟。
本次活动招募志愿者
欢迎报名加入
香山书院志愿者服务队伍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