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预告 | 民俗文化如何作用于日常生活肌理?
发布时间:2025-04-24

 

如果把人类社会结构分成三个层次,上层是上层建筑,下层是经济基础,中间还有个过渡环节,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上端紧挨着上层建筑,有文化属性;下端连接着经济基础,又有物质属性。可以说,民俗文化是物质到精神的第一个飞跃,起着天然的“二传手”作用。那么,民俗文化如何渗透于日常生活的肌理?如何为现代人提供身份认同和精神坐标?岭南民俗文化有哪些特征和价值?

 

4月26日(周六)上午10点,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建中将做客香山书院,与市民读者共同探讨民俗的生活意义。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宣部重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教学科研工作。

 

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2024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题

民俗的生活意义

 

时间

2025年4月26日(周六)

上午10点

 

地点

香山书院大讲堂

 

报名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提前15分钟到场签到

 

 

以下两种到达路径供参考:

 

1、从金钟湖公园大石头入口,进入公园,至古香林公园(左侧)拾级而下,竹林边一层建筑即香山书院大讲堂(南山竹院);

 

2、到达中山市儿童公园地面停车场,往右侧步行,依次经过香林阁、古香林寺,到达香山书院大讲堂(南山竹院),约15分钟。

本次活动招募志愿者

欢迎报名加入

香山书院志愿者服务队伍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编辑  张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向才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