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文旅新地标!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开馆
发布时间:2025-04-25 来源:中山+

4月25日上午,由沙溪镇联合金鼎智造服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智造”)共同打造的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据悉,该馆的建设旨在全面展示沙溪服装产业的历史,并通过联动金鼎智造现代化智能车间,打造具有沙溪地域特色的文旅项目。

4月25日上午,由沙溪镇联合金鼎智造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正式开馆。记者 缪晓剑 摄

村民主动捐赠旧服饰

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位于金鼎智造大厦一楼。该馆通过实物展品、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场景复原、人物雕塑等,完整呈现了沙溪服装产业的演变历程。

步入馆中,时光交错的震撼感扑面而来。宋朝时沙溪涌边村的搓麻线、200年前坎溪村的织布机、民国时期的缝纫机、改革开放后的制衣厂生产车间......眼前的老物件将制衣故事娓娓道来。

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内展示的缝纫机。记者 缪晓剑 摄

据了解,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面积约480平方米,系统梳理了从宋元至今的沙溪服装发展脉络,包括宋元时期以绩麻织布为主的民间工艺,明清时期布匹贸易的兴盛景象,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崛起,连续十届中国(沙溪)休闲服装博览会的盛况,直至当前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

“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历时两年打造,在筹备建设过程中,我们除了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反复商榷知识体系外,还发动沙溪各个村委和村民共同收集旧的资料和物件。”金鼎智造总经理邓君介绍:“展馆内上展出的上世纪40年代沙溪镇云汉村妇女穿的麻布衣服、人民日报聚焦沙溪服装业的新闻报道、制衣厂生产车间的图片、旧的缝纫机、制衣厂的签收单等,都是从村委或村民那里收集得到。”

云汉村妇女穿的麻布衣服由该村村民刘万良捐赠。看着玻璃展内陈列的衣服,刘万良眼神里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刘万良今年40多岁,是一位古董收藏爱好者。他了解沙溪建设服装历史陈列馆后,主动捐赠了他保留已有30多年的、奶奶生前穿的衣服。“奶奶如果在世,就有100多岁了。这件衣服是她生前在沙溪坎溪村定制的,此次捐赠出来,希望能为服装历史馆出一份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沙溪服装的历史,让文化得以传承。”

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通过实物展品、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场景复原、人物雕塑等,完整呈现了沙溪服装产业的演变历程。记者 缪晓剑 摄

打造“文博展陈+工业观光”
新文旅项目

据考证,沙溪早在宋代就产生了纺织行业。清朝,沙溪坎溪村出现了家庭作坊式的纺织聚集单元。改革开放初期,来自香港、台湾以及日本的制衣厂纷纷“落子”沙溪,服装加工厂带动本地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进入21世纪,沙溪孕育了鳄鱼恤、森马、美特斯邦威等知名品牌,被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镇”荣誉,成就了“休闲服装看沙溪”的行业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沙溪服装产业已进入数字“4.0”时代。

据悉,金鼎智造近年来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市首家服装数字化示范工厂企业。

沙溪镇党委副书记黎宇彬表示,沙溪服装历史馆不仅是记录沙溪服装发展史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沙溪“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窗口。从特别复原的古代纺织场景,到金鼎智造的高端服装智造车间,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直观展现了纺织技术的传承与革新,既凸显了沙溪服装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呈现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

黎宇彬表示,未来沙溪服装历史陈列馆将会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展览活动,同时联动金鼎智造现代化智能车间,打造“文博展陈+工业观光”的深度体验模式,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感受沙溪服装业的魅力。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程明盛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