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佳同应第二十三届中山读书月·版权宣传周暨图书馆之夜主题活动之名家公益公开课邀请,走进中山纪念图书馆,以“不止阅读与写作,这是一场宝贵的生命之旅”为主题,为市民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公益公开课。

以动物小说带来生命教育
活动伊始,陈佳同结合自身在非洲的丰富见闻,将非洲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动物世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写实的照片一一展示。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高速公路旁的野生动物,到安波塞尼国家公园临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听众身临其境领略奇妙的非洲大地,由此开启一段生命教育之旅。

“生命脆弱吗?脆弱,所以我们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坚强吗?坚强,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通过生动鲜活的叙述,陈佳同分享了他所创作的四部动物小说及其灵感来源。四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生命观,背后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陈佳同希望通过书籍传递给广大少年儿童的礼物。
《小象塞提》以肯尼亚郊区大象孤儿院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了小象塞提失去母亲后,在孤儿院努力融入象群的经历,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跛脚狮王》的灵感则源于纪录片,陈佳同在故事中赋予跛脚小狮子索罗新的生命轨迹,使其在历经磨难后成为传奇狮王,传达了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的精神;《角马昆卡与生命长河》探究自然界中母狮与小角马间罕见的情感互动,深入探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生命向死而生的旅程;《鬣狗库拉拉》则以鬣狗和花豹这对天敌在生存压力下合作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中卑微与高尚的思考。

“生命是一团火焰,只要有火星残存,就能重新燃烧起来。”“这是一条向死而生的河,越过了才有活下去的希望。”互动环节,陈佳同分享了自己的生命观:生命是场体验,我们享受过程,不必纠结结局。“世界是一个大游乐园,门票上只写了你到来的时间,却没有写你离开的时间。当你的生命抵达终点的时候,广播室会通过喇叭通知你,而你的整个人生,都在这个游乐园里度过。”他谈道,幸福无须刻意追求,把人生中的喜怒哀乐都当成天气,用平常心对待,幸福便会接踵而至。
分享阅读与写作秘籍
“形容哭有哪些词?”“这句话的语病是什么?”现场,陈佳同精心设计了文字游戏互动。在游戏中,小读者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活跃。借助《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示例和不同表述方式的对比,小读者们深刻体会到写作时丰富用词、简洁表达的重要性,学会通过阅读积累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针对家长提出的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和写作的问题,陈佳同建议家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培养阅读习惯,同时鼓励孩子多写多练,在实践中提升写作能力。关于想象力培养,他建议家长多与孩子共读幻想类文学。“可以在睡前给孩子念故事,比如说拿一本《哈利波特》,或选一个很精彩的话题,只念前半段,或念到故事高潮便戛然而止,以此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阅读时孩子的头脑中就有了思考,这是培养想象力的绝佳方式。”他分享道。
当被问及“如何让孩子在阅读中领悟故事背后的深刻哲理”时,陈佳同表示,阅读是纯粹的快乐,不强加说教,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美好的故事体验,是他向来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真正的大师作品,首先必然是精彩的故事,而哲理都蕴含在故事与对话之中。因此,家长不必急于让孩子从书中领悟深奥的哲理,只需让孩子尽情享受阅读的快感。随着孩子成长,自然能在书中品出别样滋味,感悟那些曾经忽略的生命真谛与人生哲理。
“写作是技能性的工作,就像骑自行车。光知道脚怎么蹬、车把子怎么拐、如何用力和抬脚,对学会骑车没太大帮助,孩子上车还是会摔,只有摔上几跤才能真正学会。写作也是如此,一定要多让孩子动手去写。”关于提升写作技能,陈佳同分享道,孩子在写作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难题,这时再去阅读,就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实现“从写到读,读反哺写”的螺旋式提升。
资料卡片
陈佳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英国《金融时报》年度最佳童书获奖作家,代表作“陈佳同动物小说”、“白狐迪拉”系列、“造梦师”系列。《白狐迪拉与月亮石》曾获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童书,多次获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推荐,入选全国中小学暑假、寒假必读书,被评为新浪微博2019年度好书。该作品荣登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年度最佳童书榜单,成为上榜五名作家中唯一一名中国作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版权已输出至国外各大出版社。
编辑 余晓霖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