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尼科技:一分钟检测12000颗电容产品|数字赋能“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中山+

过去产品有缺陷,一般靠肉眼去发现,但是肉眼会疲劳,而且钻石、珍珠等产品,肉眼根本就无法检测。如今依靠人工智能,从航天飞机上的黄金元器件,到农田里的杂草,都可以轻松一键解决。这就是广东西尼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西尼科技”)在视觉检测领域开辟“精度革命”带来的效果。

走进位于坦洲镇潭隆北路132号的西尼科技园,只见车间内一排排白色的检测机器整装待发,就像一行行即将出征的列兵,实际上它们可不是普通士兵,而是无所不能检的神兵利器,等待着发往世界各地工厂去发挥它们的威力。

“西尼科技”业务经理陈明向记者介绍公司产品。记者 王伟 摄

“在它们面前,万物可检测”,“西尼科技”业务经理陈明自豪地告诉记者,作为专业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西尼科技”引进德国seeney视觉系统、软件算法、传感器和工业读码器技术,并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创新,成功地为国内外磁芯、晶片、IC、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巨头公司提供视觉智能检测选别的全面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公司,‘西尼科技’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各个行业,依托自主研发和创新体系优势,攻克了各类产品的划痕、裂纹、污点、崩缺等外观缺陷选别难题,为众多电子元器件提供个性化视觉检测选别的优质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协助客户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重要优势。”陈明举例说,过去检测都要靠人工,但人会视觉疲劳,一旦有缺陷的产品当作良品装进手机,这部手机就要作废,“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设备具备暗裂识别检测技术,检测精度达到3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30,漏检率低至万分之五。使用我们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除了精度,还有效率。陈明举例说,检测时间长了,工人就会出现视觉疲劳,所以要三班倒,而且检测的时候还要保证亮度,而使用他们公司产品,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首先机器不会累,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还可以在黑暗中作业,其次是检测效率更高,是人工无法比拟的。比如电容产品,机器一分钟可以检测12000颗,一秒钟200个,这是肉眼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的;再比如,过去人工检测完了要报表,要一个一个敲数字,这个过程有时候需要数天时间,最长的要一周,这期间会导致问题无法马上发现纠正,就会继续生产有缺陷的产品;如果使用我们的设备,良率、不良率、产品品类等数据报表会自动即时生成,问题马上发现,立即纠正,为后续的维修和处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毫无疑问,这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陈明坦言,精度检测领域过去被欧美巨头垄断,国内公司一般只能制造精度不高的机器,完全沦为配角。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西尼科技”不惜从世界各地重金挖掘人才,组建研发团队,终于在精度检测领域赢得一席之地,“我们带着自主研发的整板检测设备亲自赶赴日韩工厂实测,结果一举打败日韩竞品,当场拿下意向订单,并占领了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市场,接下来公司将向欧美市场发力,而在国内我们公司产品已经在工业领域站稳脚跟,比如肇庆一家公司一次就订购了我们400台机器,下一步我们将在医疗领域发力。”

“我们不做‘大而全’,只聚焦毫米级精度的‘视觉诊断’。”陈明说,这种“专科医生”定位让西尼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