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中山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市一中”)举行科创节总结表彰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建签约仪式。现场,市一中与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理工大学三所高校签约,共建理工科实验班。签约后,市一中将与高校开展深度校际合作,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协同模式。

当日下午,市一中高中部的体育馆内气氛热烈,1700多名学子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原来,现场正在开展火焰掌、滴水生活化学实验,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同学们称赞不已。还有师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可变桨垂直起降飞机室内飞行,让在场学子感受到学校兴趣小组的实力。

现场还与大学团队、企业联动,为学子们带来前沿技术展示。其中,深圳技术大学学生社团进行无人机矩阵式飞行展示,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展示了动作精细、灵动的机器狗,深圳大学的学生团队则展现了可负载搬运重物的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

“今天我们带来了双足机器人、宇树的G1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我们平时会对这些对机器人进行算法研究。”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具身智能俱乐部研一学子陈伟立介绍,这次展示中,会为中山学子讲解大学生如何对算法进行开发,如何实现相关功能等。

据了解,今年4月开始,市一中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科创节活动。其中,学科类系列科创活动板块囊括了多功能折叠灯制作比赛、固体火箭科技挑战赛、“电磁之光”小制作、“日影法”测量中山一中经纬度与地方时、遥控固定翼模拟飞行比赛等系列比赛。

科技微讲座板块中,学校邀请院士和国内知名高校如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教授以及校内名师,为学子们开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物理应用、化学实验、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的科学前沿动态。


活动现场,市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建签约仪式同步举行。该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理工大学三所高校携手共建理工科实验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协同模式。
“签约后,我们将与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将组织学生到大学进行实验,高校也将与中学共建实验室,并派大学老师前来授课和指导。”市一中副校长邓育生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莹表示,中学和大学的贯通式培养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机制下,中学学子们可提前进入大学了解专业信息,对于未来专业的精准选择、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并且也将有利于学校培养更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创新人才。
图/见习记者 张景天 记者 明剑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