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清晨,在中山市五桂山街道阳光翠苑小区,一场小区业主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的邂逅,悄然上演。这场意外相遇,不仅展现了人与野生动物的温情互动,更折射出中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市民日益增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一张收据见证
“临时鸟妈”守护幼鸟的故事
当天下午,记者见到了当事人吴女士,她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由中山市自然资源局森林防护科开具的野生动物暂养/存收据,这张收据成为她这段“临时鸟妈”经历的见证。
当天8时,吴女士从自家楼栋走出时,发现了一只猫头鹰幼鸟蜷缩在角落。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她没有贸然触碰,当即通过网络搜索求助方式,联系到中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按照工作人员的建议,吴女士用衣服小心翼翼地将幼鸟包裹起来。因为要先送孩子上学,她暂时将猫头鹰幼鸟带在身边。送完孩子返回小区后门时,吴女士发现小区保安又捡到了第二只猫头鹰幼鸟,她立即向保安说明情况,将这只幼鸟一并接管,准备等待救助人员前来。
随后,吴女士从业主沟通群中得知,还有另一位业主也捡到了一只猫头鹰幼鸟,并已向物业报备。由于这只猫头鹰拒食,吴女士主动将其带回家中,购买来新鲜鸡腿肉将其剪碎投喂,悉心照料。就这样,三只原本分散的猫头鹰幼鸟在吴女士的努力下,被集中安置,等待专业救助。
当被问及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保护意识时,吴女士表示,通过电视和网络短视频,她了解到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私自饲养属于违法行为。而且,她并非首次与猫头鹰“结缘”。此前在村子里,她就曾帮助过一只被养鸡场围网缠住的成年猫头鹰,将其解救后放飞。这些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当天下午1时30分,专业救护人员赶到吴女士住处,在处理完相关流程后,工作人员郑重地向吴女士开具了一张中山市自然资源局野生动物暂养/存收据。

阳光翠苑小区物业经理耿安静介绍,该小区临近五桂山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小区内鸟类繁多,各种鸟类在此筑巢、孵化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热心业主发现鸟窝掉落或幼鸟遇险时,都会主动伸出援手。
中山野生动物救助数量逐年增加
4月30日上午11时,记者前往位于紫马岭动物园中的中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见到了被救助的三只猫头鹰。救护人员区肇和介绍,接到三只猫头鹰幼鸟后,他们第一时间对它们进行了全身检查。经过专业评估,幼鸟们身体状况良好。随后,它们被妥善安置到救护区。在这里,救护人员精心照料,每日三次喂食鸡胸肉和内脏,为幼鸟的成长提供充足营养。预计两个月后,幼鸟羽毛丰满、具备独立猎食能力,将被放归大自然。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救助案例在中山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非个例。实际上,这里经常会接到各类野生动物的救助案情,只见救护区域还有喜鹊、红嘴蓝鹊、猴子等其他被救助回来的野生保护动物。据了解,每年4月—6月是救助的高峰期,正值鸟类孵化季,许多幼鸟不慎从树上掉落,需要外界帮助;同时,随着天气转暖,蛇类也会频繁外出晒太阳,其间也常因各种原因需要救护人员伸出援手。
近年来,该中心的野生动物救助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区肇和说,尤其是近三年,每年接收的动物救助案例均超过1000例,远超以往每年800起以上的数量。这一数据的跃升,不仅彰显了中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反映出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发现受伤或迷途的野生动物时,会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让这些动物得到及时救治。
区肇和提醒,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现能自主飞行的鸟类误入家中,建议打开窗户,让其自行回归自然;若遇到无法飞行的鸟类或其他野生动物,可将其交给公安部门,救护中心会及时接收处理;也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转接到市自然资源局森林防护科,寻求专业帮助。
编辑 陈雪琴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