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便桥暖了群众心。7月31日一大早,摩托车、电动车、行人从崭新的桥面有序通过,这是中山民众街道孖宝钢便桥正式通行第二天的场景。在市纪委监委的督导下,孖宝钢便桥及时开通,让周边群众摆脱了“兜远路”困扰。
昼夜奋战抢工期
确保便桥早竣工
“连接家门口的便桥建起来了,心里特别踏实。”民众街道一群众说出了心里话。
孖宝桥连接文化路,文化路又是民众街道内人流量最多的道路之一。这里有中心市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此前,孖宝桥因使用年限长,经检测被评定为5类危桥,民众街道民众社区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封闭。孖宝桥封闭后,群众只能绕道而行,出行的不便给附近一带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为降低孖宝桥封闭对群众出行造成的影响,今年6月5日,民众街道在孖宝桥旁动工搭建一座钢便桥。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7月29日,验收人员完成了孖宝钢便桥项目的全部验收工作,对钢便桥桥跨结构、桥面构造、荷载进行检查试验,对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进行评定,确定符合验收标准。

“我们做足各种预案和准备,根据现场情况与参建单位想方设法优化设计,让各项工作得以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合理安排工期,做到质量可靠、安全可控。”在7月30日的通行仪式现场,民众社区党委书记陈艮玲介绍,为确保钢便桥优质高效建成,施工方昼夜奋战抢工期,以最大的努力克服了龙舟水、暴雨、高温等不良天气的影响,为钢便桥如期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不再“兜远路”
群众齐点赞
市纪委监委靠前监督,针对危桥改造短时间内无法启动情况,督促民众街道办事处采用钢便桥方式建设临时通行桥梁。经过持续监督,孖宝钢便桥建成通行,便利了桥两岸群众的出行,降低群众之前绕行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孖宝钢便桥采用‘镀锌钢管桩结合高压旋喷桩基础+贝雷架梁’结构,桥面铺设专用防滑结构钢板,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提升人行与车辆抓地力。”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孖宝钢便桥跨径为42米,桥面采用贝雷架梁拼接,桥面通行净宽4.6米,设计车速20千米/小时,钢便桥建成后将延续旧桥的使命,可以满足行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通行需求。

看着新修建好的钢便桥,村民们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心情畅快多了。“这座钢便桥的通行大大缩短了岸两边的通行时间,桥早一天通行,群众早一天方便。”陈艮玲表示,在民众街道的指导及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期提前了5天建成并完成验收和移交手续。钢便桥通行期间,将由民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养护,确保其安全性及稳定性,使钢便桥成为真正的民心桥、放心桥、舒心桥。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