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闹新春 传统与活力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4-0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咚咚锵,咚咚锵……”随着激昂的锣鼓声,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五,在汕头潮阳区文光塔广场,一群身着鲜艳服装、手持英歌槌的舞者跃入眼帘,他们舞姿矫健,气势磅礴,表演着潮汕地区独有的传统舞蹈——英歌舞。

“他是小时迁,他是武松……”一群小男孩边欣赏英歌舞表演,边琢磨队伍中的角色。在潮汕地区,观看英歌舞表演已成为市民春节期间特有的民俗活动。

“中华英歌·舞动汕头——2024年春节汕头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14日在汕头举行,潮汕地区“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普宁市燎原泥沟英歌队”“汕头市濠江区联兴英歌队”等15支英歌队到场表演,场面热烈。

潮汕英歌舞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歌舞在流传中产生了不同流派,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其中,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慢板英歌中的“醉槌”英歌,舞者姿态形似醉汉,别具神韵。快板英歌节奏快,鼓点紧,队伍的阵势开合多变,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

当天巡游的各支英歌队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给市民、游客送上新年祝福,同时又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来自上海的游客伊可可第一次到汕头,她说:“为了一睹英歌舞风采专程过来,在现场看真的很燃。”

“随着潮汕英歌舞爆红网络,更多年轻人愿意学习。”潮阳西胪英歌队负责人陈文升14日对记者说,英歌舞的传承既能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还能强身健体,现在队伍里七成队员是15岁、16岁的年轻人。

在创新中,英歌队还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以往只有男子参加的英歌队,如今女性也加入舞者行列。女子英歌舞演绎的是穆桂英挂帅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被海内外誉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逐渐走出了潮汕,走向世界。


◆编辑:冼少玲◆二审:冯嘉扬◆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