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业内人士解读
发布时间:2024-04-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引起关注。业内人士向中新财经表示,该举措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服务的有力措施。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4月7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

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整合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服务的有力措施。

他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利率1.75%,向金融机构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服务,更好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支持金融机构落实好国务院部署,助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

中国人民银行介绍,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在董希淼看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按照“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将市场化原则与政策支持有机结合起来,这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积极性。

董希淼还表示,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及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未被纳入本次再贷款发放对象。建议下一步对再贷款政策进行优化,将优质的中小银行作为发放对象,以更好地支持中小银行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等特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保持更加稳健的发展。

同时,他表示,由于科技创新周期较长、不确定性高,建议适当延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期限,或增加展期次数,以更好地匹配科技金融发展的实际需要。

而展望后续,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着力加强对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等领域的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动能转变,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并积极配合房地产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化债,坚持“有立有破”。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