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升质提!今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同比增17.1%
发布时间:2024-06-28 来源:南方日报

笔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今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4364.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1%,快于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70.1亿元,增长14.6%;进口194.5亿元,增长121.1%。

两地经贸合作日益紧密

2023年,广东对香港进出口1.04万亿元,较1997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5.2%。香港是全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广东则是内地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大省,自香港回归以来,两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贸合作日益紧密,进出口贸易量升质提。

今年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进出口占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总值的51.3%,位居各省市第一,增速较内地对香港进出口整体增速快2.2个百分点。

贸易方式结构持续优化。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227.1亿元,快速增长30.1%,占广东对香港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2.8个百分点至28.1%;加工贸易进出口1943.3亿元,增长9.8%,占44.5%;保税物流1176.2亿元,增长17.9%,占26.9%。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前5个月,广东民营企业对香港进出口2041.9亿元,增长21.3%,较广东对香港进出口整体增速快4.2个百分点,占46.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177.6亿元,增长12.8%,占49.9%;国有企业142.7亿元,增长30%,占3.3%。

出口机电产品比重近八成,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超四成。前5个月,广东对香港出口机电产品3231.7亿元,增长13.7%,占广东对香港出口总值的77.5%。其中,出口集成电路723.1亿元,增长24.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609.7亿元,增长26.4%;手机525.9亿元,增长9.9%。同期,广东对香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82.8亿元,增长44.6%,占4.4%;出口农产品114.9亿元,下降12.2%,占2.8%。

进口黄金、铂金比重近八成,且大幅增长。前5个月,广东自香港进口黄金140.1亿元,增长3.2倍,占广东自香港进口总值的72%;进口铂金11.5亿元,增长4.9倍,占5.9%。同期,进口医药品12.2亿元,增长2.3%,占6.3%。

各大口岸客货两旺

“我这半年来从国外回珠海探亲一直走的‘经珠港飞’,我一般是从旧金山飞往香港,再经港珠澳大桥回到珠海,行程体验一直很赞!”“经珠港飞”旅客曾先生兴奋地分享。

“经珠港飞”政策于去年12月中旬开始实施,截至今年6月12日已满半年时间,据港珠澳大桥海关统计,在“经珠港飞”新模式下已有超2万人次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通关。通过“经珠港飞”这一创新模式,经港珠澳大桥前往香港国际机场转机的过境旅客,能够享受“空—陆—空”的无缝衔接服务。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珠港旅检出境大厅,旅客只需经过海关、安检的“一机双屏、一次过检”联合检查,即完成海关的通关手续。

空港中心是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目前空港中心吸引了香港机场3大货站、105家货代入驻,24家航空公司认可空港中心的安检,使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据黄埔海关统计,截至6月19日,经空港中心出口货物可飞抵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98个海外机场,已有544家企业通过空港中心开展进出口业务,进出口商品种类扩展到627种,进出口货值已突破50亿元,包括一般贸易货物、保税货物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商品。

随着深港两地居民跨境往来更加便利,深港间“最年轻”的陆路口岸——莲塘口岸客流逐渐攀升。自2023年2月6日口岸旅检功能开通以来,莲塘口岸已8次刷新单日客流量纪录,并新晋成为深港居民最受欢迎的通关口岸之一。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深圳口岸客流“破亿”比2023年提前了3个月,端午假期深港两地居民通关量再创新高,单日出入境最高近90万人次,6月8日至9日连续两天刷新恢复通关以来的历史纪录,充分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