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25年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发布时间:2024-12-2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2月23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债券发行,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社会投资。

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坚决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

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进乡村发展和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继续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六是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参与多双边财经议题讨论。完善关税等进出口税收政策,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

财政部:我国明年将从5个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记者从财政部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我国将从五方面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进促稳,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部长 蓝佛安:

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

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

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

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三保”底线

与此同时,蓝佛安介绍,2025年,各级财政部门将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 吕林邦:专项债券方面,我们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既管“存量”,又管“增量”,确保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 李峰:深入实施“财金协同联动提升行动”,引导更多资源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陈博彰:目前,零基预算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省本级共计收回非重点非刚性和低效无效资金167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零基预算改革带动其他财税改革纵深推进。

财政部:2024年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12月23至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是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财政政策,供需两侧发力,加快实施进度

二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积极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标准等。推动各地下沉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四是更大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五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监督,研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财政部等16个中央部门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六是持续加强国际财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财金渠道议程,服务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达成共识成果。

七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