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美乡村 客似云来!年俗活动精彩纷呈,特色民宿游客爆满
发布时间:2025-02-02 来源:南方日报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月1日(大年初四)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364.5万人次,较去年假期第五日增长6.4%(以下均按此可比口径进行同比)。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期间广东乡村旅游全面发力。2月1日当天,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7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50.8万人次,同比增长4%。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广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事业,丰硕的成果在今年春节假期的旅游市场得到充分展现。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广东多地的乡村民宿、酒店游客众多,“满房”成为常态。在浓浓的“烟火气”中,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面貌。

精品民宿受到游客热捧

孩童在院子的小型浴池泡澡嬉戏,年轻情侣在大厅品茗谈心,年迈夫妇在庭院竹林中休闲散步……春节期间,在汕头南澳岛,多个乡村精品民宿受到四方游客热捧,成为当地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潮起舞英歌》让人们看见了潮汕,大量外地游客在春节假期涌入这片宝地,尝美食、赏民俗,体验风土人情。“这个春节特别火爆!南澳县的不少精品民宿,入住率达到90%以上。”汕头市民宿协会秘书长王旭凯说。

民宿是乡村文旅的重要载体,随着乡村酒店和民宿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广东各地充分结合广府、潮汕、客家文化风土人情,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

春节期间,火热的景象同样发生在江门。在赤坎·广东华侨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年初二、初三两天,景区内多家酒店接近满房,江门各地的多家民宿也迎来预订高峰;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的侨乡故事民宿、塘口镇的碉民部落民宿,以其独特的侨乡文化氛围和舒适的住宿环境,以及距离开平自力村碉楼群、赤坎华侨古镇等景区较近,吸引了大量游客:位于新会区的石涧故事民宿同样预订火爆,负责人表示,从大年初一到初六,他们的客房一直是一房难求。

而在惠州,位于惠阳区的秋长谷里项目,结合当地客家文化,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

“我们这里的民宿建筑,是由客家围屋‘松乔楼’改造而来,拥有客家文化的古朴风格与岭南特色。”项目负责人郭家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春节假期他们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如烟花表演、舞狮、手工客家美食、写书法送福字,还有围炉煮茶、火锅和窑鸡。”

特色文旅带旺绿水青山

在南澳县深澳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宿村”——后兰村。这个小小的村子集中了12家颇具潮汕风情的民宿。这个春节,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这里格外热闹。

在山清水秀的和美乡村间体验“诗和远方”,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春节旅居的主要方式。正是抓住这样的机遇,这几年后兰村将茶叶种植和特色民宿作为主产业,探索出一条以特色民宿品牌为引领的旅游发展新路径,引导村民盘活闲置民房,培育了“书野家”“疯子的店”等一批“网红”精品民宿,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化、差异化道路。

特色乡村民宿带旺了绿水青山,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当首个“非遗春节”到来,部分地区将乡村文旅与非遗元素融合起来,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广州,黄埔区迳下村的稻田新春艺术节融合了非遗民俗文化,推出鱼灯巡游、国潮趣味游园会、寻找中国年味市集、非遗手工技艺体验以及稻田亲子游乐派对等主题活动,受到众多亲子家庭的青睐。增城区大埔围村在增江街非遗生活馆(大埔围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出公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非遗糖画、扎染、泥塑等活动接地气、增喜气、聚人气。

在湛江,“非遗进景区”“非遗进社区”“一小时民俗文化精品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包括鼎龙湾景区第十届粤西非遗暨年例文化节、螺岗小镇首届非遗风筝节、吴川年俗文化活动周等。湛江还联动全市餐饮老字号和特色餐厅、饭店,推出年夜饭菜单,让市民游客享受“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舌尖美味。

在云浮,云安区的湾边村举行了新春百亩花海观赏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在茂名,当地开展了“瑞蛇迎春”非遗木刻版画体验、“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评选等多项活动。而在清远,连州地下河景区和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在春节假期推出门票8折优惠等活动,吸引游客欣赏美景、品尝农家菜,助推“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百千万工程”带动乡村旅游升级

乡村振兴,文旅赋能。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乡村旅游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产品、服务供给的升级换代,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春节“火得发烫”的民宿旅游,背后正是广东大力推动乡村酒店和民宿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是广东乡村旅游升级换代的重要体现。

据介绍,去年广东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20项具体举措,制定全省乡村酒店(民宿)等级评定标准,安排2500万元对认定的首批等级乡村酒店72家(金品级20家、银品级52家)、等级乡村民宿110家(金宿级40家、银宿级70家)予以奖补,安排300万元强化乡村酒店(民宿)品牌运营管理培训。

民宿早已成为乡村发展的新赛道和新热点。“广东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南粤大地风景如画,岭南文化浓郁的乡村宛如未掘宝藏。”在华南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李军看来,广东乡村酒店和民宿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广东地域辽阔,能够提供从滨海渔村到山区古镇,从热带雨林探险到田园牧歌享受等不同体验。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营和部门协同合作,政府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和消费者期盼的是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住宿体验,乡村住宿产业发展,需要新潮流营造、新需求创造、新风尚塑造、新体验打造。”李军说。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