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要如何拼经济?
2月5日,乙巳蛇年的首个工作日,广东再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拼经济按下新年的启动键。
“承载着新一年的期许,开启了接续奋斗的新程。我们加满油、充足电,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连续三年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不仅有动员性质,也是在新年开启之际,释放新的行动信号。
今年的重点是什么?
大会现场,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中79次提到的一个词,传递了关键信息——产业。
1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也专门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各类现代产业。
回顾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显著。数据显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最关键的“胜负手”。
“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
2
就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的同一天,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东产业“家底”。
报告显示,广东基本已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梁八柱”: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跃升、服务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总的来看,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三张“王牌”——
一是体系足够全。数据显示,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比1/4,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1/3,去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二是配套足够强。广深佛莞等重点城市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链条、产供销环节高度耦合。此外,广东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也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
三是空间足够大。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广大县域存在的产业落差蕴含着巨大潜力。
“我们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抓住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黄坤明在大会上强调。
3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
正如前文所提,“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5年9大重点任务之一。
如果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比较,可以发现,一个新变化就在于更加强调“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它的发展围绕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来展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法宝。
围绕这一要求,黄坤明在讲话中提出了“四个要”: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
其中的每一条具体内容,更是值得细细研读。
譬如,强调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春节期间,泰山景区首次试运营“登山助力机器人”火遍全网,背后便是广东智造、深圳智造。
以深圳为例。公开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5.11万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2024年,深圳服务机器人增长25.8%、工业机器人增长31.8%,呈现出工业机器人平稳发展、非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局面。
“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黄坤明在大会上说。
结语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改革开放之初,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受到这句话的影响,从五湖四海来到广东追梦。
如今,这座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向世界发出了新的呼喊——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诚然,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尤其是当我们回望2024年,广东省整体发展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态势,甚至在上半年数据出来时,还有人曾经一度担心,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位置会不保。
“但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25,广东继续拼!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