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结核病发病率持续下降
校园仍为防控焦点,若咳嗽咳痰2周以上要及时就诊
发布时间:2025-03-21 来源:南方日报

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日,广东省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举行。笔者从现场获悉,去年,全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比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8.9%和9.2%,呈持续下降趋势。

专家提醒,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可能被感染,若咳嗽、咳痰2周以上,提示可能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经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不一定得肺结核病

肺结核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若吸入肺结核病人呼出的带结核菌的飞沫,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不过,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并不等于患上肺结核病。广州市胸科医院副院长胡锦兴介绍,约90%的感染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进入“潜伏”状态,约5%到10%的感染者会在感染后的1到2年内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潜伏感染者在免疫功能正常状态下几乎不发病,但要警惕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主任、耐药结核病诊疗中心主任邝浩斌说,对于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学生、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HIV感染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筛查。

他表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没有临床症状,不具有传染性,对潜伏感染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胡锦兴提醒,尽管潜伏感染后发病率不高,但当前学校聚集性发病仍时有发生。学生群体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课业压力大,加之集体生活密切接触,更易造成传播。为此,他建议学生群体要格外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筑牢防线。

新药方案能将耐药结核病治愈率提高至85%以上

通常,普通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能够治愈,但部分患者也会发展为耐药结核病,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估算新发耐多药或利福平耐药患者40万人,但仅有约44%的患者被确诊并接受治疗,仍有相当数量患者未被发现和治疗。

邝浩斌解释,大多数情况下,耐药是由于不规范治疗行为与不良习惯导致的。例如,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会因为症状稍有好转便擅自停药或减药,诱发体内结核菌发生基因突变,演变成耐药肺结核。此外,易感人群与耐药患者接触,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也会导致感染耐药菌。

胡锦兴表示,既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耐药肺结核传播主要以第二种方式为主,产生的原发性耐药情况居多,建议公众提升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我防护,一旦确诊为耐药结核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近年来,不断研发出的新药为耐药结核病患者带来福音。邝浩斌说,在临床治疗中,通过使用新药组成方案,缩短疗程,形成治疗方案,能将耐药结核病治愈率提高至85%以上。“坚持正规治疗,规律用药,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他说。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